禹裔佀氏宗亲网,佀氏家族,佀钟祠堂

标题: 杞国至少八次迁都, 现有四个故都所在地有研究 [打印本页]

作者: 佀波    时间: 2016-5-19 12:17
标题: 杞国至少八次迁都, 现有四个故都所在地有研究
本帖最后由 佀波 于 2016-5-19 12:30 编辑

杞国至少八次迁都,

现有四个故都所在地有研究杞文化的热情

佀传双




  
     在反击国际国内历史虚无主义的文化剥夺,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努力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先秦史和先秦文化研究取得重大进展,各地杞文化研究也方兴未艾。
   1999年山东省新泰市召开全国首届杞文化学术研讨会,着力塑造杞都形象。
2013年,国务院公布了第七批国家文物保护单位,榜上有名的“杞国故城”惊现于山东潍坊市坊子区(古安丘)。2014年11月,河南杞县申报的杞人忧天的传说进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各地政府的有关研究,还有打造旅游形象、促进古迹旅游的目的,更多地注重遗址开发、景区塑造,很少关注到杞国后裔,甚至跟有的地方祭禹、拜禹活动一样,很少认真研究大禹后裔正正脉和主脉在哪。另外,也有一种可能,有关研究人员根本不知大禹和杞国的后裔今何在,也没有启动寻找程序。
    一方面,各地应该找到后裔更有研究活力,另一方面大禹和杞国后裔也盼望相关地区能有更深入的研究,二者对接显得十分有意义!
    为了有关方面对接,现整理一些资料,提供给大禹后裔佀姓研究学会和杞故都相关地区。


一、河南杞县


    2013年年底,开封市召开推荐申报第四批国家级非遗项目专家研讨会
    11月27日,推荐申报第四批国家级非遗项目专家研讨会在开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举行。市文广新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葛艳丽、市曲艺家协会副主席李中华、市曲艺家协会副主席丁卫卫、市音乐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刘震、市武术家协会副主席李德详、市饮食文化博物馆馆长孙润田等领导和专家出席了会议。
    市非遗中心从开封市现有的省级非遗项目名录中遴选出《北宋官瓷烧制技艺》、《杞人忧天传说》、《渔鼓道情》等8个具有开封特色、代表开封文化底蕴的非遗项目作为本次推荐会的候选项目。研讨会上,各位专家从追溯起源、历史传承、遗址鉴定等方面对候选非遗项目进行了研究讨论。经过专家研究决定,《杞人忧天传说》将推荐申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开封市文广新局、市非遗保护中心高度重视此次申报工作,并指导杞县文化馆对《杞人忧天传说》进行文本制作、视频拍摄。(开封市文广新局)


二、山东新泰
  (一)“全国首届杞文化学术研讨会”学术综述
   中国先秦史学会与山东省新泰市历史文化研究会联合举办的“全国首届杞文化学术研讨会”,于1999年10月11日至13日在山东省新泰市召开。来自北京、上海、天津、河北、江苏、河南、湖南、安徽、四川、陕西、青海和山东12个省市的65位专家、学者参加了这次会议,其中既有资深的老教授,也有在先秦史研究中起骨干作用的中青年专家、学者。与会者围绕着杞国历史文化以及有关阿题进行研讨。
   会议共收到论文48篇。现将有关问题综述如下:
   1、关于杞国来源据传统文献的记载,杞国历史是从西周初大分封开始。《史记陈杞世家》谓:“杞东楼公者,夏后禹之后苗裔也。殷时或封或绝。周武王克殷纣,求禹之后,得东楼公,封之于杞,以奉夏后氏祀。”至于商代的情形,司马迁只是作“殷时或封或绝”的表述。
    本世纪初,伴随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和研究,为探讨杞国历史文化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据研究统计,目前甲骨文资料中涉及到杞的共有六条。山东个别学者根据这些甲骨文资料和清朝末年在山东新泰出土的一批青铜器铭文有“杞伯”的记载,认为先秦之杞国有两个。一为商汤所封之杞,立国于今新泰一带,战国时亡于楚;另一为周初所封之杞,初封于今河南杞县,后东迁于缘陵,最后为齐所灭。对此与会学者多持不同意见: 有的提出质疑,认为与《史记》、《汉书》和《春秋》三传中有关记述不符,无法自圆其说。商周所封之杞是一国而非两国,不如视为西杞、东杞两个阶段为妥。有的认为杞人立国可必追溯到夏代,是对形成华夏民族的主要古老部族之一。历经殷商至于西周,兴绝存亡都一直在河南杞县。也有学者认为,从地名学的角度考虑,夏代之杞是少昊之后,已姓之杞氏,夏禹之杞是姒姓的娄氏;商灭夏后所封之杞是夏禹姒姓之杞,而少昊之后的杞绝封失国。
    也有认为是夏少康封其后裔于山东渚城牟楼之杞国,后少康西迁,杞才迁于雍丘立国。还有学者认为杞人远祖是夏族中眦獾为图腾之氏族,写为女、娄及磷,姒姓。娄人随夏族曾迁于晋南、豫西及豫东。商灭夏后迁娄贵族于杞,封为附属杞国。
    这些学者虽观点不尽相同,但都且承认只有一个杞国。
    2、错漏之处
   《陈杞世家》中所列杞国国君的世系仅有十九代,而《春秋》经传中常见的杞惠公、杞成公则不见于《杞世家》。如果加上杞惠公、杞成公,杞国世系应为二十一代,即《汉书- 地理志》 所说: “二十一世简公为楚所灭。” 由于杞国国君世系有脱漏,杞国所经历的年代也就有误。如从周初到周厉王凡十代,而与此同时期的杞国国君只有四代,如是杞君平均每位在位时间都要五十四年,这种可能性不大。
    由此可知,杞国国君无论是世系、在位时间上都颇有问题。根据《春秋》《左传》、《世本》、《史记陈杞世家》诸书所记,将杞国君在位的情况作一次系统的整理,就可以看出杞国君实际数应多于二十位,其间明显有失记的国君,此失记者当在杞武公之前。有的学者根据大量史料研究后,更具体地指出杞国世系缺漏有两处: 一是《史记 陈杞世家》: 德公十八年卒,弟桓公姑容立。桓公十七年卒。” 清代梁玉绳在所著《史记志疑》中就指出: “案: 《春秋》经、传成公以僖公二十三年卒,是桓公埘僖公二十四年即位,至襄六年桓公卒,则桓公在位七十年,此作十七年,仍《世本》之误。” 二是杞檀之前脱成公一代。亦有学者作了推算,杞桓公为杞共公少子,其上尚有惠公、成公两兄长,兄弟三人在位长达一百零五年,因是兄弟相继,不合常理,疑《春秋》和《左传》所载亦有误,当以《史记陈杞世家》所记之杞“桓公十七年” 为准。
   3、关于杞国青铜器
   清朝道光、光绪年间, 在山东新泰出土了一批杞器,计有: 杞伯鼎二件, 杞伯簋四件,杞伯盆、壶、匦各一件; 1966 年,在山东滕县(今膝州市)出土了一件杞伯鼎,1962年武汉市文物部门又收到了一件杞伯簋,其铭文与新泰所出之簋相同。这十一件杞国铜器,为大家探讨杞国历史文化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在这次学术研讨会上,学者们就这十一件杞之青铜器作了探讨。有的学者从文字上对“杞伯每亡” 作了分析,认为其器是杞伯每亡( 无)为其妻“奄媳” 所作。以往的考释之所以产生分歧,主要是在“亡” 和“赡” 两个字上。
   综观全文, “亡” 字无疑而“始”亦应如此释,此即毒国曹姓之本字。杞伯每亡,过去郭沫若先生考定为谋娶公”,是不对的。以时间、地理、音韵三方面考虑,当为杞孝公訇。有学者根据杞国在齐桓公十九年( 前6 7 5)前巳迁至缘陵,此时为杞惠公在位。早在鲁隐公四年( 前719 )杞已东迁,以应为武公、靖公或共公中之一位。杞器中之铭文“杞伯每亡”可能是杞共公。也有学者认为是杞孝公。这一问题在本次学术研讨会中虽有不同的研究结果,但学者们认为都很有启示。有的学者还认为杞伯所作之器会在新泰发现?这是一种怀祖行为,杞孝公( 或某一个杞公)愿意安葬到新泰,是期望与其先人于地下团聚。有的学者对殷周古文字中的“杞”字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对“杞伯盆” 以及山东益都(今青州市)商代晚期墓出土的“亚醣”中的图形文字作了探讨认为: 这一类图形文字并不是“族徽”,而是八卦之象。中国古代卦象文字可分为单个、 图形和复合型三大类,“亚醣” 即属于复合形卦象文字之范畴。有的对于“淳于公戈”铭文作了阐释认为: 戈铭“豫”应是“淳于公”之名,即杞君之名,疑是杞哀公阏路。还有学者对有关杞的文字资料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汇集整理出一套文字资料。分为甲骨文、金文和战国文字三部分,在每一部标明著录来源,时代、出土地点,并作了释文又加以综述,这对于今后进行深入研究杞国历史文化提供了可靠、方便的资料。
    4、关于杞文化。“杞人忧天” 千百年来似乎给杞文化定了位。按照这一传统的说法,“杞人忧天” 是一个人不该有一些不必要的顾虑,不要无端地自寻烦恼。近年来伴随对杞文化的研究,学者们开始给“杞人忧天” 重新解释,认为李白吟诵出“杞国无事忧天倾”之诗句,显然是不了解杞国历史文化所致。“杞人忧天” 的故事是反映了当年杞国国小势微,多受凌侵,朝不夕的历史背景,寄托了杞人爱国主义的高尚情操。同时,还从另一个侧面表明了杞人对天体运行和自然奥秘探索的严肃认真态度。有学者认为,观《列子》原文,领略其原文之意,则这种解释还是远远不够的。在古人心目中的“天” 是什么?大体说来有两个概念,一是人的天,二是自然的天。对前一种天,人们可以与国家、民族联系起来;对后一种天,人们可以与自然环境联系起来。忧天就是一种对国家、对自然界的忧患意识。首先是对于国家、民族的忧患意识,对于今天仍有现实意义。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在前进过程中,在发展的轨道上无忧患意识则是很危险的。有学者对“杞人忧天” 是从天文学的视角来解释,这是一种较为新的见解,也引起了学者们的兴趣。也有学者认为:“杞人忧天”是魏晋时期的人附会先民的一种哲学思维,与杞国历史关系不大。与会绝大多数学者认为: 既然杞国历史文化中“杞人忧天” 是源于杞国,建议在新泰市作个雕遐,以资纪念,亦可教育后人要有为国家、为民族的忧患意识。
    5、杞都变化。与会绝对多数学者认为: 最晚自春秋时起,杞国就迁于今山东新泰定都,新泰作为两千多年前的杞国古都的地位是有据可查。少数学者以为春秋时期虽杞国曾一度有所变动,但一直到被楚所灭,都城也在新泰。也有学者认为: 杞国历史文化的研究过去从未有过这样规模的集中探讨,尚有不少问题值得再进一步全面、深入研究,或许将可能补足为一篇完整的《杞世家》。




(二)当代杞文化研究兴于新泰
  在先秦史上,杞有着特殊地位,是因为该国为夏朝之后。《史记·夏本纪》载,商汤伐桀,“践天子位,代夏朝天下。汤封夏之后,至周封子杞也”,《陈杞世家》也说,“杞东楼公者,夏后禹之后苗裔也。殷时或封或绝。周武王克殷纣,求禹之后,得东楼公,封之于杞,以奉夏后氏祀”。杞和武王之母太姒,又有同姓的血缘关系。杞国是夏的延续,因而孔子曾谈到征夏礼于杞。今天我们探溯中国古代文明,也不可忽略这一点。
  周初所葑的杞,在今河南杞县。《汉书·地理志》陈留郡雍丘下云:“故杞国也。周武王封禹后东楼公,先春秋时徙鲁东北。”清光绪年间,新泰出土杞伯青铜器,《攘古录金文》载许瀚说,认为《汉志)“鲁东北”即在新泰,其论点为多数学者公认。迄今在河南杞县尚未找到杞国遗存,研究周代较早的杞,只能求之于新泰。
  进一步考虑,周代的杞国在杞县、新泰,后迁至山东昌乐、安丘等地,商代的杞国何在,史无明文。清梁玉绳《史记志疑》云“武王特因其旧封重命之耳”,仅是一种推测。宋罗泌(路史·夏后纪》说“(汤)封少康之后于杞以郊禹,后分于曹东之偻,是为东楼公”,则东楼公也在山东。殷墟甲骨文有“杞”和“杞侯”,由有关地名推求,似亦不出山东西部,有待深入研究。杞在山东的历史,看来还应上溯。
  全国首届杞文化研讨会上,许多学者对杞国历史文化提出了重要意见如会议纪要所说: “与会绝大多数学者认为,最晚自春秋时起,杞国就迁于今山东新泰定都,新泰作为两千多年前的杞国古都的地位是有据可查。”今后应在新泰一带寻找勘查当时杞国的居址与墓葬遗存,从而探讨夏文化在周代的传流,这对考古学、历史学来说,将是很有意义的贡献。



(以上图片为佀兴顺留存,提供给郓城佀楼近年收录。夏朝与杞国后裔在努力研究家族史)


(三)新泰市杞研究人员简介
     1、王尹成泰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成员。男,汉族,1948年8月生,山东荣成人。




1970年1月参加工作,在职研究生学历,高级经济师、律师。
1967年9月至1970年1月,山东省劳动厅技校锻造专业学生;
1970年1月至1980年9月,山东光明机器厂工人、生产计划科外协员;
1980年9月至1982年9月,山东光明机器厂供运科副科长、科长;
1982年9月至1984年7月,山东大学干修科经济管理专业学员;
1984年7月至1985年2月,山东光明机器厂三车间主任、党支部书记;
1985年2月至1991年7月,山东光明机器厂副厂长(其间:1985年9月至1986年2月北京经济学院学习);
1991年7月至1992年12月,山东光明机器厂厂长(其间:1991年9月至1993年7月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部管理工程专业学习);
1992年12月至1994年9月,新泰市委副书记;
1994年9月至1996年3月,新泰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副市长、代市长;
1996年3月至1997年12月,新泰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市长;
1997年12月至2001年1月,新泰市委书记;2001年1月至2001年2月,泰安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
2001年2月以后,泰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成员。


    2、刘相德 1943年12月生,山东新泰人,中共党员,大专学历,原为新泰史志办主任。1982年前主要在部队任职,1982年于新泰市史志办公室编史修志,至今撰稿30余稿,30余万字,10余篇发表于省级以上刊物,其中《新泰市志·自然环境》篇,获泰安市志稿一等奖、《鲁南民团手枪连哗变的前前后后》获“新世纪优秀学术成果特等奖”、《徂徕山史话》获“新时期发展战略优秀学术成果特等奖”、《汉字演变史话》被世界文化艺术研究中心评为“国际优秀论文奖”。在职期间,三次获泰安市和省史志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1993年被评为副编审。现正为“东岳研究会”、“新泰市老年科技协会”做些工作。
   
    3、马东盈简介
    马东盈,笔名半岛,山东人。高级工程师。建筑高级工程师。中国长城学会会员、中国先秦史学会会员、中国近现代史料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孔子文化传播促进会顾问、山东省历史学会会员、山东省泰安市和圣柳下惠研究院副院长兼秘书长、河北省和谐文化研究会史伯研究院副院长、山东省青岛国际和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山东省齐长城研究会理事、山东省泰安市政协文史研究员、泰安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山东省嬴秦文化研究院特邀研究员、山东省新泰市九省御道研究院副院长兼秘书长、山东省新泰市羊祜研究院(筹)院长、《中国和学年鉴》副总编、《和文化》编委、《新泰文史》编委。
    研究领域:中国历史及历史文献、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规划与旅游产业、中国哲学史、文化创意产业、网络与传统文化。
    马东盈有同名微信公众号。
    主持项目
新泰市莲花山汉武望仙台旅游区总体规划研究(主持人,2008)
新泰市九顶皇山旅游区总体规划研究(主持人,2008)
泰安市泰山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研究(主持人,2006)
民国重修泰安县志点校(成员,泰山学院重点项目,2004)
泰山石刻信息系统(总设计,泰安市科技局科研项目,2004)
泰山石刻研究(成员,山东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2002)
岱览点校(成员,山东省古籍整理重点项目,2002)
主要作品
《话说莲花山》(山东大学出版社)《话说莲花山》1993年版
《话说莲花山》1993年版
《莲花山诗文选注》(泰安市新闻出版局)
《人境仙源:泰山下港》(泰安市新闻出版局)
《羊祜集:辑佚校注》 (泰山网泰山研究中心)
《柳下惠研究》(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泰山通鉴》民国卷(齐鲁书社)
《柳下跖研究》(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和圣故里说新泰:新泰"一山一水一圣人"旅游文脉之解读》(山东大学出版社)
《柳下惠颂:历代诗联赞和圣》(山东大学出版社)
《惠风和畅:首届全国和圣柳下惠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言实出版社)
《柳下惠风和:第二届国际和圣柳下惠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青岛出版社)
《柳下惠家族文化研究:历代家谱提要》(山东大学出版社)
《柳下惠研究续编》(山东大学出版社)
《和学、和文化与和谐世界》(山东大学出版社)
《羊流文脉:羊祜故里诗文选注》(初集)(中国国际文化出版社)
出版策划
1993年策划"莲花山文库",先后出版《话说莲花山》、《莲花山诗文选注》。
2002年策划"大泰山文化书系",出版《人境仙源:泰山下港》。
2004年策划出版"和圣文化书系",先后出版《柳下惠研究》、《柳下跖研究》、《和圣柳下惠与和文化》(十卷本)、《惠风和畅:全国首届和圣柳下惠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柳下惠风和:第二届国际和圣柳下惠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5年策划"泰山学书系",出版《泰山研究资料索引》。
2009年策划出版《中国和学年鉴》,已出版3期。
2006年主持编制《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2008年主持编制《新泰市莲花山汉武望仙台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参与编制《新泰市九顶皇山旅游区总体规划》。


三、潍坊昌乐县

昌乐县


昌乐县,位于山东半岛内陆,隶属山东省潍坊市,总面积1101平方公里。东距潍坊城区25公里,西界临朐、青州,南与安丘隔河相望,北与寿光接壤。昌乐县是储量最大的世界四大蓝宝石产地之一,更是世界上唯一出产艳色奇异蓝宝石的地方,有“世界宝石之都”的美称。


见后面网页“发展历程” 春秋阶段

昌乐县,古称营丘,为姜太公初封地。宋朝建隆三年(962年)始置昌乐县城风光


昌乐县,以“都昌”、“长乐”两地名之尾字取名昌乐县,寓昌盛安乐之意。 昌乐县是山东半岛的交通枢纽和出入口,东距海滨城市青岛190公里,西距山东省会济南180公里。公路、铁路、空运、邮运四通八达。昌乐县面积1101平方公里,人口61万,辖4个镇、3个街道和1处省级经济开发区、1处水库管理区。


四、潍坊杞国故都

    潍坊坊子区现有杞城遗址。
    杞城面积最大时西南东北长四里,东西宽三里,呈条状,面积计六平方公里,后至清康熙年间,城区已缩为首西南、尾东北的龟状,称龟城,城墙完整,高达丈许,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仍有城墙宛然,残存之城墙最高处达五米之多,杞城中央的皇城遗址依稀可辨。七十年代末,平城造地,从此城址荡然无存,唯皇城顶,九女冢、将军埠、石佛寺、点将台、梳妆楼遗址尚有残存。在皇城顶北侧有断崖,暴露的文化层厚达1.5米,已出土的文物有筒瓦、陶缶、钱范、砚石、铜剑、铁猪、青铜尊等。1976年造地时出土的盘龙石砚呈圆形、通高12厘米,表面为灰色,质地坚硬细腻,由砚身、砚盖、砚石3部分组成,砚身通高4厘米,砚面平坦光滑,尚留有墨迹,周边刻有三条屈曲盘绕的龙,龙首下伸形成。砚石通高87厘米,表面雕刻五条龙,正中的那条形体较大,昂首挺立,周围刻波浪纹,衬托出蛟龙出水的雄姿,其余4条刻在盖钮四周的斜面上,恰似在水中游荡,生动形象,形态自然,令人叹为观止。
    杞城夏朝时属邯郸国,周初为淳于国都,公元前707年,杞国吞并淳于,随迁都淳于城,并改淳于城为杞城,从此,杞城作为杞国都城在齐、鲁等六国的夹缝存在了260多年,直至后来成为战国七雄之一的楚国举兵中原,杞国国小势弱,于公元前445年被楚国所灭。西汉初又在此设淳于县治所,属高密国,为高密侯邓禹食邑,北齐天保年间并入高密,城遂废弃。


    后面文字是多家媒体的报道,凤凰网有转载。





  杞国故城“现身”:“杞人忧天”并非妄言
    本文摘自:《北京青年报》2013年11月1日第C2版,作者:刘永加,原题:《杞国故城“现身”“杞人忧天”非妄言》
    有一个成语叫“杞人忧天”,现在已成为笑谈和传说,在大家的印象中似乎是庸人自扰和无谓担心的代名词。然而今年国务院公布了第七批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后,榜上有名的“杞国故城”惊现于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让世人为之瞩目。它的横空出世给这个成语作了很好的注脚和解释。
    杞国故城历经风雨,如今仅存六处遗址
    杞国,是中国历史上自夏代到战国初年的一个诸侯国,国祚延绵1500多年,国君为姒姓,禹的后裔。杞国建国始于夏朝,其间时断时续,具体事迹已不可考。周朝初年,杞国重新建国,自东楼公起,有史料可考的传了二十位国君。直到公元前445年,杞国亡于楚国。杞国是小国,史书记载很少,《史记》虽有“陈杞世家”记载陈、杞两国的历史,但对杞国的描述只有二百七十多字,都是历数其君主名号,而且还特别说:“杞小微,其事不足称述。”这样的小国,在周围强邻的压迫下,被迫屡有迁徙。杞国最初大致在今河南省杞县一带,后来迁到今山东省新泰,后又迁至昌乐、再至安丘一带,也就是现在的遗址处。
    据以往资料和第三次文物普查实地考察证实,杞国故城东西长约1600米,南北宽约1500米,面积接近280万平方米,是目前坊子区所发现的最大的文物遗址。杞国故城遗址由六大部分组成,分别是杞国故城城墙、皇城顶遗址、周家庄子遗址、周家庄子墓地、石佛寺遗址和九女冢。其中在坊子区黄旗堡街道杞城村西约200米处有一个面积约300亩的高台地,当地相传为杞国皇城所在地。
    为写此稿,笔者专程前往杞国故址。看到台地北侧有1。5米-2。0米文化层,断面上夹杂着密密麻麻的灰色瓦片,而老百姓耕种的地面上到处都是堆积的这种瓦片和青色的碎砖。这种瓦片要么是器皿的碎片,要么就是屋瓦。据坊子区文物局考古人员介绍,这里出土的文物为战国至汉代的,大致有筒瓦、瓦当、陶罐、陶盆、陶瓮、铁镢、青铜剑及砚石等。
   通过实地采访,笔者详细了解了杞国故城的前世今生。站在那片废墟上的最高处——杞城皇城顶遗址,除了一个遗址保护牌立在秋风中,举目望去四周地势比较低,一片庄稼地,可以看到故城周边的村庄和时隐时现的古城墙遗址。数千年的沧桑巨变,古时这里也曾经有过辉煌,但是历经搬迁、顽强抗争的杞国,早已荡然无存。这个夹缝里生存的小国,终究没有逃过“杞人忧天”的预言,国灭人亡,沉睡到了历史的长河里,至今这一带连杞姓都没有了。留下了一个个令人凄惶包括“杞人忧天”在内的传说和故事,仍在秋后的微风中诉说着哀怨情仇和扑朔迷离。


   孟姜女是杞人的媳妇,哭倒杞国城墙
    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家喻户晓,然而在杞国故城当地却流传着另一个说法:孟姜女姓姜,是齐国贵族的大女儿,也是齐庄公的本家妹妹,后来嫁给了杞国人杞梁。这杞梁本是杞君的本家,孔武有力、勇名远扬,而且事母至孝。由于喜好舞枪弄棒,不懂稼穑,不善经营,家道衰落,在杞国难以为继,才带着媳妇、老娘来到商业发达的齐国临淄谋生。
    这一年,也就是公元前550年,齐庄公想重振霸业,出兵伐晋,无功而返,于是想乘机攻打莒国。杞梁因为勇猛无比,经朋友举荐,作为先锋参加了这场战斗。杞梁屡立战功,最后不幸战死。齐庄公大胜凯旋,没有忘记英雄杞梁,准备把他隆重地安葬在临淄郊外,并亲自前去吊丧。这时杞梁的媳妇孟姜女不干了:“吊丧有在郊外的吗?这不符合理法吧?如果杞梁有罪,就不要安葬了。如果没有罪,就请君主把杞梁还给我,我们回老家安葬他吧,俺家还有婆婆呢。”就这样孟姜女将杞梁的遗体运回了杞国,在杞国城北的公墓,停棺三日。孟姜女抚棺大哭,这对恩爱夫妻,转眼间就阴阳两隔,孟姜女伤心至极,涕泪俱下……也许是那年雨水多?汶河河水大涨,久泡城墙,再加上杞国的城墙都是用泥土筑成的,或许就是巧合,这时杞城的北城墙轰然坍塌。
    这件事,东汉王充的《论衡》和邯郸淳的《曹娥碑》都有明确记载,说孟姜女哭倒了杞城的北城墙。到了西晋时期,崔豹在《古今注》中也记载了此事,只是有所夸大,说孟姜女哭倒了整个杞城。另外,前544年,杞国国君的亲戚晋平公,就是当时诸侯的霸主,集结各路诸侯帮助杞国修复城墙,也正是那个时候。看来,杞国城墙坍塌确有此事。
    当时百姓以为孟姜女哭夫哭塌城墙感天动地,由此而流传下来。


“杞人忧天”绝非庸人自扰
    小小的杞国走过了1500多年的历程,走进了历史风尘中,留下了一片荒凉的杞国故城,留下了曾经贻笑大方的成语“杞人忧天”。
    近来,有专家通过深入研究杞国历史,对“杞人忧天”的内涵提出新的见解,使延续几千年的成语,有了新的含意。杞自商汤封建以来“或封或绝”,极不稳固。后又因宋、郑等列强所逼,举国由河南跋涉千里迁徙至此。杞国与鲁国为邻,杞国不断遭受鲁国的欺辱。杞鲁交往中,鲁蛮横跋扈,使杞的精神受到极大创伤。春秋前期,齐、晋先后成为诸侯霸主,杞竭力追随巴结,甚至用联姻得到庇护。在诸侯争战,弱肉强食,互相攻伐中,杞又时常受到强国欺凌。先后被宋、郑、莒、鲁等国胁迫,受宋、莒、淮夷、鲁等国多次攻伐,土地被他国侵夺。杞长期在诸侯国互相争斗会盟夹缝中生存,还要无可奈何地为他们的争斗去“捧场”应付。杞国生存在这样的大环境中,国祚几绝,被迫迁徙。天地虽大,却没有杞人安居之地,这正是杞人忧天地崩堕身无所寄而寝食不安的历史背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杞人忧天”的故事产生了。也只有在弱肉强食的形势下,杞人才有危机感,才产生了忧患意识。这种忧患,蕴含着强烈的求生的欲望,也许正是这个“弹丸之国”,千年不息的秘诀之所在。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可作为对“杞人忧天”的深层次理解。“忧天”是杞人对国家、对民族前途的忧患,是爱国爱民的情操体现,更是古代杞人留给今天人们的宝贵思想财富。



    陈放文字





受潍坊市坊子区区委书记丁志伟先生邀请,并在坊子区副区长刘莉女士和坊子区旅游局局长王佰刚先生陪同下,考察了夹河套、坊茨小镇、杞国故都。期间,为坊子区的文化旅游提出创意,并为孟姜女哭长城,坊茨小镇的可持续发展,全区的盘活进行了梳理和提升。
    杞国是小国,史书罕有记载,《史记》虽有“陈杞世家”记载陈、杞两国的历史,但对杞国的描述只有二百七十多字,而且还特别说:“杞小微,其事不足称述。”这样的小国,在周围强邻的压迫下,被迫屡有迁徙。杞国最初大致在今河南省杞县一带,后来迁到今山东省新泰,后又迁至昌乐、再至安丘一带。  
    杞国虽小,但也有其重要意义,那就是杞国人乃是夏朝王室之后,存有夏礼,因此孔子曾为考察夏朝之礼而到访杞国。只是由于杞国文献也多散失,因此孔子感慨道:“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论语·八佾》)原因是:“文献不足故也。文献租,吾能征之。”  
    历史上还流传着一些和杞国有关的故事,《列子·天瑞》中所说的杞人忧天的故事,就发生在杞国。该成语虽说往往用来形容庸人自扰的无谓担忧,但丁书记提出,这和杞国多经磨难而造成的国人忧患意识有关。也有新的说法是,杞人忧天之忧说的是忧的天子。





皇城顶遗址
   在坊子区黄旗堡街道杞城村西约200米处有一面积约300亩的高台地,当地相传为杞国王城所在地。台地北侧有1.5-2.0米文化层,汉代灰坑及春秋、战国及汉代瓷砖陶器片皆有,出土的文物为战国至汉代的筒瓦、瓦当、陶罐、陶盆、陶瓮、铁镢、铜剑、铁范及砚石等。


   故城城墙
   至今留有西城墙南段,城内文化积淀比较丰富,保存也较完好。

   九女冢
   位于杞城西南1公里处汶河岸边,主墓封土为圆坟类型,封土曾因村民取土范围缩小,上有一处盗洞,通高约4米。



(资料为网络整理,部分是电话调研所得。在此鸣谢新泰市史志办杨洋)








欢迎光临 禹裔佀氏宗亲网,佀氏家族,佀钟祠堂 (http://siclan.org/)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