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找回密码|10秒快速注册会员!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繁體中文
查看: 722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山西宁武石窑会佀姓族谱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3-10 08:41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107

    主题

    112

    帖子

    652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65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4-19 16:22: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山西宁武石窑会佀姓族谱》前  言

    佀敬泽  执笔


         佀敬泽,法语翻译,曾在新华社工作8年,先后在墨西哥、法国、多哥学习工作过,后供职于山西天脊集团公司,退休后定居北京。多年来热心家族史研究,写出多篇学术性很强文章。

    (一)


           水有源而木有本。“佀”姓起源于中国八大古姓之一的姒姓,而姒姓的始祖乃是上古时代的治水英雄大禹。据传,是黄帝的玄孙。黄帝有子二十五人, 其一名昌意(黄帝大妃嫘祖所生),昌意生高阳(五帝之一,史称颛顼),高阳生鲧,鲧生禹。帝尧时,洪水泛滥,民不聊生,鲧奉命治水,未能成功而被杀。禹又奉帝舜之命继续治水,十三年中,劳身焦思,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治定水患,地平天成。《国语》说因禹治水有功,上帝嘉奖他使有天下,称“有夏氏”,并赐姓。禹子启继承帝位,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夏朝立国四百七十余年,最后被商汤所夺。六百年后商又被周武王所灭。商汤和周武王都念大禹之功,不忍失其祭祀,封禹裔于杞国。东周春秋末年,楚国灭杞,且追杀其族人。姒姓子孙为避楚祸而纷纷改作他姓。禹裔五十五世孙姒行改“”为“”(在古代汉字中,姒字写作“”,与佀字的差别只是偏旁,一为“女”,一为“亻”)。此外,大禹后裔中因各种原因改姓的还有很多。据统计,当代中国人正在使用的汉姓约有3500余个。其中起源于姒姓的就有一百个左右,也有说禹裔三百姓,而与姒姓保持同一读音而且唯一保留古代字形的只有佀姓。由于宋朝人编写的《百家姓》未将佀姓收录在内,使现代绝大多数的国人不认识它,而我们的原始姓氏“姒”姓也成了一个很少见的姓,只在浙江的绍兴等地还有此姓。
         在历史的变迁中,佀姓人因各种原因不断迁徙和扩散。现已确知,河南、山东、山西、陕西、江苏和黑龙江等省都有佀姓聚居的村庄。河南省清丰县纸房乡乜庄村被认为是佀姓的家园,该村五千余口人中一半以上姓佀。而山东省郓城县的佀楼村现有居民三千余人清一色姓佀,那里有乾隆皇帝御笔题写匾额的“佀公祠堂”(纪念明朝户部尚书佀鍾)。而我省闻喜县有四个村子都有佀姓人。因外出工作学习而散居各地的佀姓人员则遍布各省、市、自治区乃至海外。据估计,现在各地佀姓人数至少有一、二万人。

                              
                                 (二)


          我们的祖先是何时从何处迁来石窑会这样一个偏僻山村的?至今已传了几代?无文字可查考。而先人们留下的供祭祀用的“云谱”也数十年不知下落。

         我早有心续写族谱,可是在过去多年中,一直因公务繁忙无暇以顾。二○○四年初回乡时欣闻同族勇毅已经从二○○○年开始进行此项工作,我随即参与其中。到今天基本完成,跨越时间已有十年。在这十年中,我们围绕着“石窑会村的佀姓是何人何时因何故从何地迁来?至今已传了几代?”这两个问题,主要做了下列四件工作:

      第一件:走访老人,上溯祖先。这一工作是由勇毅发起和完成的。当时因为未能找到“云谱”,只得遍访族中老人,凭记忆上溯到佀光玉、佀光祥一代和与他们同为一代的佀爱莲,以及比他们小一辈的佀明小、佀同小二人。故收集和整理出来的材料只能以佀光玉一辈开始,分为五支。这一阶段工作的成果主要有两点:一是理清了本村佀姓各支系的传承关系,二是对本村本姓现有人口作了一次全面详细的调查,为续谱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第二件:探寻祖坟,续谱初成。二○○五年和二○○六年,勇毅和我先后到本村的大中嘴老坟拜谒。见那里有佀氏先人七排墓葬。立祖墓碑名为佀珍。立碑时间为大清乾隆四十五年。根据碑文推断,他生活于清朝康熙-雍正-乾隆时代。而佀珍以下的绝大部分墓葬都没有立碑,只能根据仅有的三座碑文上查看其子孙名字,推出第二至五排的部分人名,其余人名只得付阙。据老人说第六排中就有佀光玉。由于第五、六排均无墓碑,无法知晓上下传承关系。此外,据说石窑会佀姓还有一个更老的祖坟,只不过那里早已夷为平地,除了留下“老坟嘴”这个地名外,无任何踪迹可察。后在一个名为“坟湾峁子”的地方也发现一个老坟,中有一些墓碑和石桌,但因字迹难辨,不知所以。因此,在找不到原始族谱的情况下,我们只得权且以佀珍为第一代,结合勇毅所整理资料着手编写续谱(本村现有佀姓子孙最长为第九代,最小为十二代)。终于使家谱在基本内容和框架上得以形成。


        第三件:发现云谱,确定代序。二○○九年七月,尘封半个多世纪的老云谱终于重见天日。是勇毅之父根世不顾八旬高龄,从老宅的顶棚内搜寻出来的。后辈人也终于有幸见识云谱的容颜。原来,所谓云谱实际上就是写在一幅土黄色布料(云锦)上的祖宗名字。云谱共有大小两幅,大云谱高1.65米,宽1.02米,两边是6厘米宽的祥云边框,下边是圆木卷轴。云谱分三段:上部约50厘米,图案依稀可辨,为祥云边框;下部50厘米,绘有清朝服式的人物和鹤鹿树木等图形。中间部分是六排白色牌位形状的竖格,每个格子高6厘米宽2厘米,中间用黑色毛笔字写着姓名。没有父名,却有夫人姓氏,如“佀天福刘氏”。云谱图案精美,字迹工整,可惜残损严重,且字迹模糊,勉强辨认之下,仍有一些人名看不完整。 同时,还可以看出最下面三行姓名上方正中位置标有竖写的“七代”、“八代”、“九代”的字样,说明这幅谱上至少应有九代祖先的名字,但只有六行,显然是第四代以后的名字,而一至三代的名字却踪迹全无。另一幅云谱较小,高1.26米,宽1米。两边也是6厘米宽的祥云边框,下边也是圆木卷轴。云谱下二分之一处也绘有人物鸟兽花木等图案,上二分之一处也是按辈分排列的人名,写人名的长方格呈碑形,各高10厘米,宽3厘米,碑身为白色,书写的姓名为黑色,不写姓却有父名和夫人姓氏,如 “光德子明小崔氏”。 小云有被焚烧痕迹,上端残损严重,能看到的共有四代人,即九代到十二代,九代以上完全看不到,十二代以下还有三行牌位,却没有写上姓名,全都空白。听老人说在世者不上云谱。由此可以断定此谱是由第十三代的人续的。左四分之一还多的部位脫落丢失,人名毁坏过半,只留有个别人名。
           尽管如此,这次发现的意义是不可低估的。因为,我们可据以确定:第一,大云所列的是一至九代,而小云显然是大云的后续,其中人名已到十二代。第二,整个家族的辈分向前推进了五代。此前我们作为第一代的佀珍其实是在第六代。而现在在世的本族成员,辈分最长的为第十四代,最小的为第十七代。第三,小云的个别人名上方能够看出有“某某之子”的字样,为我们理清部分传承关系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例如,我们据以知道了佀明小、佀同小之父分别为佀光德和佀光银。这样,从十一世以后五个支系的传承关系就完全明白了。第四,按照每20-30年为一代推算,石窑会佀姓先人的出生时间可以上推到公元1500-1670年之间,即明朝中、后期到清朝初期的一百多年间,至今已繁衍到十七代子孙。


        第四件:追忆推断,寻根问祖。上述三件工作的完成,只回答了 “至今已传了几代” 的问题。至于“是何人何时因何故从何地迁来”的问题,尚未解答,因无文字记载,仍然是一个未解的谜团。


        这个问题真的永远无法解答吗?还有没有别的线索?


        此次续谱期间,十分令人兴奋的是在二〇〇五年底,我们在英特网上看到一个名为“佀姓家园”的网站,从中获得了许多有关全国各地佀姓的信息,尤其是河南省清丰县纸坊乡乜庄《禹裔佀氏家谱序言》使我们联想起一段传说,成了破解这一谜题的一条线索。


         记得在我七、八岁时的一个大年初一,父亲带我到佀姓当中院大正房向祖宗拜年。磕完头后,听父亲和住在那家的续厚大爷说起家史,是在什么朝代,有一位从某地来山西做官的佀姓人,不知什么原因落了难,他的子孙就流落到
    石窑会这个小山村,我们村佀姓就是从那时流传下来的。他们所说并不具体,而我当时也只是个尚未入学的玩童,既没有历史知识,也没有地理概念,更不懂得去查问究竟,也无从考察。当我看到这篇《序言》说到在明末清初时乜庄的“一母三进士”中有一名佀鹤举曾做过山西巡按司理,就不由地想到:这是不是老人们所说的那位我村佀姓先人?转念一想,觉得这是十分遥远的往事,无法考查,随即按下不提。但近来这一念头再度涌入脑海,而且愈来愈强烈。我就重新研读了《禹裔佀氏家谱序言》原文的这一段落:

           明末禹裔一一一代孙佀东岳生五子,三男科进士,一男科举人, 佀鹤举字健岭,大明丁丑年科进士,授湖广黄州府官,山西巡按司理,入乡贤祠。佀鸿举字达仲,大明乙卯年科举人,夫妇分别列入忠孝祠,烈女祠。佀鹏举字扶万,大明乙卯年科进士,诰封文林郎,授江西吉安府万安县知县。佀鸾举字季麟,大清乙亥年科进士,授四川叙州府高县知县。古今闻名的“一母三进士”是也。

      
      由于原文所列的时间都是干支纪年,对于习惯于公元纪年的现代人而言,很难形成直观的时间印象。我的研究就是从这里入手,经过推算查对,换写为当时的皇帝年号和对应的公历年份,列表如下:

    姓  名          科考时间与功名          皇帝年号                 公元年份

    佀鹤举          大明丁丑年科进士       崇祯十年                  1637年

    佀鸿举          大明乙卯年科举人       万历四十三年            1615年

    佀鹏举          大明乙卯年科进士       同   上                       同  上

        佀鸾举          大清乙亥年科进士        康熙三十四年           1695年   


              这样一来,事情就一目了然了。我们很容易从中看出以下几点:
            关于佀鹤举的排行。在弟兄四人中,最先考中的是佀鸿举、佀鹏举(1615年),而佀鹤举则是在22 年以后的1637年考中进士的。但是,《序言》中为什么把佀鹤举列在首位? 而且,同年考中的二人,为什么把举人佀鸿举列在进士佀鹏举之前?我思之再三,唯一能说通而且最简单的理由就是,这里是按长幼顺序排列的,也就是说,不管未考中的另一人排行是老几,这四人的年龄顺序一定是佀鹤举最大,佀鸿举、佀鹏举次之,佀鸾举最小(最近,得到一位在山东上大学的河南同宗佀亚给我发来的乜庄佀氏家谱证实了我的这一推论,佀鹤举排行确为大)。
            关于佀鹤举的出生时间和年龄。当佀鸿举、佀鹏举二人在1615年同科分别考中举人和进士时,假定他们的年龄分别在二十岁上、下,则作为大哥的佀鹤举年龄至少应当在二十二、三岁。而当他自己在22 年以后的1637年考中进士时,其年龄已是四十五岁左右了。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出佀鹤举的出生时间应在1592年(万历二十年)左右。
          关于佀鹤举的
    仕途期限。当佀鹤举步入仕途时,是明朝末代皇帝的崇祯十年,离明朝的灭亡只有七年了。他先后当过两任官,第一任在湖广黄州(今湖北黄岗)任府官,第二任在山西任巡按司理。我们虽不清楚他的两个任期各为几年,但肯定总共只有七年。
    据此,我们再结合明末清初这一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有关史料,来探讨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佀鹤举是否传说中那位来山西做官的佀姓先人?答案是肯定而且显而易见的。因为《禹裔佀氏家谱序言》所列的历代佀姓名人中,唐朝、宋朝、明朝、清朝都有人当过官,但是到山西做官的只有佀鹤举一人
           第二, 佀鹤举是否那位落难的官员?答案也是肯定的。这是因为,他所处的时代正是明王朝处于内外交困风雨飘摇的历史时刻。佀鹤举在崇祯十年考中进士开始其仕途,在仅仅七年之后的崇祯十七(1644)年,就发生了一件天翻地覆的大事:“闯王”李自成率领的农民军打进了北京,崇祯皇帝煤山自缢,大明朝也就宣告灭亡。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身为明朝命官的山西巡按司理,自然要落难了。而且,他的落难还要早于明朝的灭亡。据记载,李闯王大军是在这一年正月进入山西,二月初七攻下太原,三月十八攻进北京的,就是说在崇祯皇帝自缢之前四十多天,太原就已被闯军占领了。前任山西巡抚蔡懋德自杀身亡。而作为文职官员的巡按司理佀鹤举只得投奔当时正在把守代州的山西总兵周遇吉(闯王大军从南向北而来,他不可能选择向南逃难,而战争年代要求得安全莫过于寻求军人的庇护)。代州失守后,周遇吉退守宁武关。紧接着李自成又攻破宁武,周遇吉战死,佀鹤举只得辗转逃到石窑会这个偏僻山村避难。无论佀鹤举避难的具体过程如何,他落难这一点是无可怀疑的。这与老人们的传言是完全吻合的。
         第三,佀鹤举的生活年代与石窑会佀姓的传承能否衔接?

         这要从以下三方面考虑:
          首先,如前所述,石窑会佀姓先人的出生时间可以上推到公元1500-1670年之间,而佀鹤举的出生时间在1592年左右,正好在此时间范围之内。
           其次,佀鹤举的儿孙出生时间:当佀鹤举在1637年开始做官时已是四十五岁左右,其儿子有成年者,当已成家立业,不会随其到任所(据乜庄的家谱,佀鹤举有一子名叫佀葩,但无后人)。而随带子女应是未成年人。一般而言,所谓“未成年人”,小者为一二岁的婴幼儿,大者为十几岁的青少年。就佀鶴举而言,此时已年近五旬,随带的未成年子女当为后者,在随父亲在任所居住七年期间,极大可能已成家甚至生子。所以,当1644年事变发生后,逃到石窑会避难的不只是佀鶴举一人,很可能是带着儿子甚至还有孙子,从而成了石窑会佀姓的前二(三)代。
          再次,从佀珍墓碑上看到,他逝世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且已有孙子。假定他享年六十至七十岁,则出生时间在1710-1720年(康熙五十至六十年)之间。由此,我们不仅可以看出从佀鹤举(第一代)出生的1592年到佀珍(第六代)出生的1710-1720年,共有120-130年,平均代差为24-26年,是十分正常的衔接。综上所述,佀鹤举不仅在经历和遭遇上与传说相吻合,而且在生活年代上与石窑会佀姓先人相衔接。因此,我们完全可以断定:佀鹤举就是我们石窑会佀姓的先祖
          上面所述虽然只是一种猜测,但我们有充分的自信:第一,老人的传说尽管只提供了一个大致的轮廓,但决不会是无稽之谈;第二,佀鹤举,在河南乜庄的佀氏家谱中实有其人,不是虚构。尤其是他是到山西做官的唯一佀姓人,这一点具有绝对的排他性;第三,佀鹤举落难虽不见于记载,但他所处的历史背景是真实无疑的,他的遭遇和落难也是必然的;第四,李自成与周遇吉大战宁武关,不仅见于史料,且在民间家喻户晓。第五,重要的是,不仅传说和历史相吻合,而且人物的辈分和年龄也能相互衔接。这一切都使我们相信:佀鹤举正是那位落难的官员,是我们石窑会佀姓的祖先。当然,后世人若有新的证据能够推翻这一猜想,那我们将非常高兴地接受之。

    在此,我们可以将推想结果描述为一个与史实相近的故事:


         佀鹤举,字健岭,约生于明朝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前后。丁丑年(崇祯十年,1637年)中进士,先授湖广黄州知府,后任山西巡按司理。崇祯十七年(1644年)初,李自成率农民军渡过黄河,攻下太原,然后进军北京推翻明朝。在太原被占领后,佀鹤举奔赴代州,欲与总兵官周遇吉寻求如何抵抗救亡、力挽危局。代州失守后周遇吉退守宁武,佀鹤举随之奔赴宁武组织抗战。不久宁武关也被义军攻克,周遇吉战死。失去总兵官,全军溃散,佀鹤举无力组织抵抗。为避改朝换代之兵乱和仕途之难,几经辗转,最后携带家眷在石窑会这样一个小山村定居下来,成为石窑会佀姓的始祖。


           最后,还有几个问题需要提及:
           第一,石窑会佀姓的禹裔辈份排列问题。《禹裔佀氏家谱序言》和乜庄世系表之后发现,佀东岳应为禹裔111代孙,则佀鹤举为112代,佀珍为117代。进而可以确定石窑会现在在世的佀姓人是禹裔第125到128代。
          第二,石窑会佀姓历来就把佀字念成“自zi”,多年来我们一直纳闷:先辈为何会把自己的姓氏念错?现在,一旦把这个问题和佀鹤举避难联系起来考虑,我们就完全明白了:原来这不是念错,而是佀鹤举为避免暴露明代命官身份而有意为之。
          第三,云谱中没有一至三代的人名,虽是后人所为,恐怕也是秉承祖宗遗愿而有意空缺或是因为前辈过于低调以致后人不知其名字只得空缺,这真是不折不扣的“隐姓埋名”!
           第四,按照云谱,第六代共有十二人,为何只留下以佀珍为立祖的大中嘴一座祖坟,其余人的去向如何?这也是一个无法得到确切答案的问题。我们只能做一些猜想。佀珍同代的十二人中,显然佀珍这一支人丁较旺,当老坟略显拥挤时就另选茔地。我们从大中嘴坟地的规模和气势可以看出,其中不乏才能出众且财力雄厚者。至于另外十一人的去向,有二种可能:一部分可能因家境贫寒或遭遇灾荒瘟疫,未能留下后代,即使有后代也只传了一两代(第七代除了佀三乐、三春、三芳可以确定为佀珍之子外,还有三合、三芬、三荣、三盘以及一些在云谱上看不清名字的人),死后均葬在老坟嘴(早已夷为平地);另一部分可能迁移到外地去了,也许是逃荒避难,也许是开拓发展。虽然目前都难以确定,但这种可能是存在的,或许在将来的某一天,我们会遇见一位他乡的同宗,宣称其先人是来自石窑会的,我们也不必惊讶。而应当以“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的心态体味“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境界。
          第五,从佀鹤举算起,石窑会现在在世的佀姓子孙最长者为第十四代,最小者已到第十七代。本族人口现有一百三四十人。其活动范围也早已不再局限于石窑会本村。现有多人在外地生活、学习、工作,近者在宁武本县境内,远者在本省的太原、阳泉、朔州、长治和省外的北京、江苏等地。论职业,有工人、教师、机关干部、企业员工;论学历,则有中专、大专、本科、硕士。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会有更多的人走向外界。可以预料,若干年后,同族子孙相逢不相识的现象必然不少。届时均可以此谱为据相互认识。


                              (三)


         现就本次续谱作如下说明:


          一、本续谱以勇毅向老辈人收集的追溯材料和对现有人口的调查结果为基础,结合对大中嘴老坟的考察和对最近发现的云谱的研究,以及将老人传说与河南乜庄家谱序言所记载的资料联想推断的结果综合而成。在续谱过程中,我们参考了所见过的一些家谱编排格式,并加以自己的设计思路,主要内容以世系图和世系表两种形式相互补充,前者直观明了,后者信息全面。为保证在定稿前做到完整无漏、准确无误,我们又对所有信息一一进行核对、补充和校正。
    《世系图》第一图只列出一至十三世。其中各代人名均不完整,第一世(始迁祖)佀鹤举系推想而知,二、三世名字完全缺失,四至十世每代只按长幼排序,而看不出上下的父子关系。(六世之后佀珍子孙中凡能够根据祖坟碑文看出传承关系者均用连线表示);续图按佀光玉、佀光祥、佀光德、佀光银、佀爱莲五个支系列出:除了佀光德一支为十一至十三世、佀爱莲一支为十一至十六世外,各支均为十一至十七世。光德一支现已无后,故与光银一支合并为一图。


         《世系表》(谱谍)的格式参照了我们所见过的其他家谱,也有我们自己的设计,主要目的是要为后世子孙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既标明世系传承关系(凡在云谱中看不出父子关系者,均标明“父名不详”或“子嗣不详”),又列出各人的生卒年份、职业、居住、配偶和子女情况(现尚在世者只标生年,在家务农者均未另标职业)。凡有出嗣、送养或改变姓氏与辈份者均在生父的“子女”信息中标明原由。仍然姓佀者,其有关信息按改变后的位序列出。改做他姓或本是佀氏子孙而未采用佀姓者均不再列出其后续信息。


          二、为使本村佀姓子孙了解祖宗的光辉历史和其他地方同姓的发展情况,我们从网上搜集和摘录了一些资料加在正文前后:一是从河南清丰乜庄的《禹裔佀氏家谱》里摘录了《远祖世系表》和《乜庄世系表》的相关部分放在本谱正文之前,这就使我们可以看到,从始祖大禹开始,经河南乜庄到山西石窑会,佀姓所经历的漫长而一脉相传的延续过程。二是从从佀姓家园网站上选录了《佀姓介绍》,《河南清丰县纸房乡乜庄禹裔佀氏家谱序言》,《山东郓城佀楼村族谱序》)作为附录放在正文之后。同时,在世系表的世序栏内还加注了“禹裔 …世”,我们石窑会现有子孙分别为禹裔一百二十五至一百二十八世。


          三、对于本族后世子孙,我在此谨作如下寄语:


          第一,切记吾家始祖乃华夏之祖,吾族之姓乃中国古老之姓;望吾族子孙今后无论走至何地,均以此荣耀的伟大祖宗为骄傲,以此悠久的历史源渊自立于百千姓氏之林。发扬始祖大禹精神,敬业爱国,报效民族,为祖宗增光。
          第二,“佀”字的正确读音为“似sì”,正确写法为“佀”。在计算机普及的时代,我们需要掌握电脑输入此字的方法,只要正确读写,并不难解决。而且,从“佀”字的构型上,我还悟出了一些做人处事的原则:独立、谦恭、刚直、方正,在此愿与众人共勉。
          第三,今后,凡我族中后人,无论是坚守故土,还是远走他乡,均可以此为据认祖归宗。若干世后,自行续编。建议仿效其他地方的做法:三十年一小续(即各支系自行续谱),六十年一大续(即由专人负责,汇总各支系信息统一续修族谱)。为此,特设计了《石窑会佀氏族人记事录》一表,作为附录,以供后人参考使用,以便及时续谱,切勿中断,则祖宗幸甚,子孙幸甚。


    此次续谱得到本族成员尤其是佀存栓、佀英俊、佀明义、佀金义等人的大力协助,在此一并致谢。

                    佀敬泽(禹裔一二五代孙、佀鹤举十四代孙)

               二○○九年九月五日

         于 北京昌平区回龙观和谐家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