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找回密码|10秒快速注册会员!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繁體中文
查看: 840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佀姒一家亲 ——读《大禹世家》和《禹裔寻踪》有感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3-10 08:41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107

    主题

    112

    帖子

    652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65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4-24 02:28: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佀姒一家亲
    ——读《大禹世家》和《禹裔寻踪》有感


    佀敬泽


    (作者曾在新华社任法语翻译,后来在山西天脊集团公司工作,其间先后到墨西哥、法国、多哥工作过,退休后定居北京。)



          经友人推荐,我在近年来阅读了浙江工业大学姒承家教授所著的《大禹世家》和《禹裔寻踪》两本书,从中受到了很大的教益。姒承家教授是浙江省绍兴市禹陵村人,退休前曾任浙江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为了研究和整理四千年来的姒姓历史和族谱,他花费了大量的精力,研究了不计其数的历史资料,并走遍了大江南北,对大禹后裔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最令我感兴趣、也最令我感动的,是在他所著的这两部书中,不仅充分肯定了佀姓在禹裔诸姓中的地位,而且用相当多的笔墨就姒、佀二姓的渊源关系予以叙述,使我产生了一些感想,愿意不揣冒昧,在此发表几点拙见。

    一、关于姒、佀二姓的渊源关系

        《大禹世家》在提到佀姓时是这样描述的:
        姒姓支脉繁兴,后代有人为分辨支庶,改姒为似,“似”与“佀”古代通用,亦改作佀氏。据内蒙古佀传双给笔者来函称:《佀氏族谱》记载,始祖为禹,禹后第55代时,为避楚祸,改“姒”为“佀”。佀姓的一支后代多分布在山东、湖北、辽宁、黑龙江、内蒙古,其中以山东郓城的佀楼及大尹庄最为集中。  


        佀传双函所附陕西朝邑《佀氏族谱》序称:

          所谓木有本而水有源,人可不溯其本而究其源乎?佀氏得姓,由来久矣。自昔大禹佐陶唐而治天下,平水土,导江洛,封国于夏,赐姓姒氏,姒姓实肇端于此焉。夏后受禅践位,营都安邑,传祚四百,鼎迁于商。商汤封禹之后于杞,历年六百,禹祠不绝。由商及周,武王不忍失禹之祠,仍封东楼公于杞,以奉禹祠。自东楼公以至于简公,乃为楚惠王所灭。而其所幸存者,亦畏避楚祸,潜逃而居,而不敢自附于神禹之后。遂改“女”为“人”,易“以”为“吕”。形虽异而音实同,况乎女亦为人也,“以”即古“吕”字也。于不得已而权宜之中,还以留祖宗之真。无奈楚祸日甚,于是窜陕西,居朝邑。
        河南清丰乜庄亦有佀姓,并藏有家谱。今人已散布于黑龙江鸡西、哈尔滨。


        《禹裔寻踪》一书也提到了佀姓的来源:


        “……查佀姓,系大禹后裔,源出姒姓。据河南佀族祖谱记载,至今已传至禹后第128世。第55世前为“姒”姓,此后为避楚祸,改“姒”为 佀,字形虽变而音同。祖籍河南,转徙山东,至今已遍布全国各地,总人口约16000余。”

        上面几段文字都是姒承家教授从有关族谱中引来的。为全面了解佀姓的源流,我在此将河南省清丰县乜庄《禹裔佀氏家谱》所述的佀姓来源较详细地摘录如下:


           木有本水有源人有祖先。佀氏始祖大禹,禹者,黄帝之玄孙、颛顼之孙也,……夏后桀系暴君,被商所灭,姬发又灭商建周。由于商汤及周武王均念大禹治水有功,对禹裔不忍失禹之祀,封禹裔东楼公至简公于杞国。后被楚惠王所灭。……公元前三三二年,禹裔五十五代孙行遂将“姒”字“女”旁为单立人,易以为“吕”(佀字右半边),即“佀”,形虽异而音同。楚祸日甚,公元前三三一年禹裔五十九代孙洗,带佀氏大部逃至陕西朝邑,是时太平郡乜氏出了个乜御史,他改太平郡为乜家庄。禹裔六十一代孙炯整理修订佀氏家谱。汉高祖崇儒重道,公元前二零四年,禹裔六十四代孙传,德才超人,在招贤纳士中为官,他好学深思,将因战乱逃迁佀氏家谱失落的残篇断简之余复绪,虽曰不辉,而大禹相传之脉不断。禹裔七十一代孙疏美科进士,任唐太宗中期陕西某县县令。唐末,公元九零三年黄巢之乱,朱温政变,陕西多故禹裔八十三代孙昌领大部佀氏返迁故里大名府清丰县太平郡(今乜家庄)。北宋时期,禹裔八十六代孙秉孪太学生登进士,固取旧谱重订之世次复昭然可考。由五代、宋、元、以至明初,公元一三三三年,禹裔一零四代孙得甫奉召迁鲁地兖州府郓城凤凰岭,起村名佀家楼。得甫侄伯福随胞叔迁去,并同葬一茔。又追封文林郎。元末明初,得道长子佀刚移居乜庄前街,刚墓在村东北角。



        上面的文字虽然出自不同的文献,但共同确认了一个不争的事实:佀姓和姒姓一样,都是上古治水英雄大禹的后裔。将这些文字综合起来,再结合我在网上所看到的有关史料,我们不妨将二者的渊源关系梳理一下:
        1、大禹作为黄帝的玄孙、姒姓的始祖,不仅为夏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而且为华夏文明的持久繁荣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尤其是他治除水患为民造福的伟大功业,世世代代都受到华夏儿女的敬仰和歌颂。他的后裔,无论现在是以何姓氏面世,无可置疑地都是炎黄子孙。
        2、在夏朝存续的四百七十年间,由于各种历史事件而使得姒姓衍生出了很多其他姓氏,而保留元始姒姓的只有两支:一支是居于夏王朝统治中心地带的王室成员所代表的中原姒姓,另一支是奉少康之命前往会稽为大禹守陵并建立越国的无余及其后人所代表的越国姒姓。
        3、夏朝被商灭亡之后,中原姒姓遭到致命的打击。王室贵族纷纷率众逃亡,分别向长江流域、东南地带和西北荒漠逃亡,未能远逃者也纷纷改姓,从而又产生了许多新的姓氏。虽然商汤“不忍失禹之祀”,将夏室后裔封于杞国,但后来的商代统治者,往往以个人的好恶,对杞国或废或封、几度反复,因而中原的姒姓始终处于存亡不定的悲惨境地。尽管如此,中原姒姓始终不敢忘记自己的祖宗。现存的河南和山东两地的《禹裔佀氏家谱》对夏朝灭亡以后的中原姒姓传承都有着详尽的记载,未尝中断,就是最可贵的证明。
        4、周武王灭商之后,大封诸侯,再次将夏室后裔东楼公封于杞国。作为一个弱小国家,在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中,杞国没能担当过重要角色,史料中也鲜有记载,但却留下一句“杞人忧天”的成语,虽然不知有多少人曾对此进行过嘲笑,但我们作为杞人的后代却以先人那种忧国忧民忧天地的境界作为莫大的骄傲,并从中得到深刻的启示。还有一件值得提起的事情,就是一位杞国公子游历至齐国做官,因有功而被封于鲍地,成为鲍姓的始祖。众所周知的鲍叔牙就是他的后人(他不仅帮助齐桓公夺得了齐国的政权,而且把最好的朋友也是最大的政敌管仲推荐给桓公,从而成就了桓公的霸业)。
    而在此期间,以会稽为中心的姒姓越国却日渐强大起来,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在与吴国争霸的斗争中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他的后人继承他的事业,雄心勃勃地向北挺进,欲与强大的齐国一争高下。
        5、公元前三三三年,是南北两地姒姓相继遭受浩劫乃至灭顶之灾的不幸时刻。早就对中原地区虎视眈眈的楚国先把离它最近的杞国灭掉,接着又乘越、齐交战之机,从背后袭击并吞灭了越国。杞国灭亡后,族人为避楚祸,纷纷被迫逃亡改姓,中原的姒姓不复存在。佀姓就是在这时出现的。上述三地(陕西朝邑、河南清丰、山东郓城)的佀姓族谱都有禹裔五十五代孙姒行将“姒”字改为“佀”字的记载。而越国姒姓的处境也好不了多少,王室贵族纷纷逃亡和改姓,只有默默无闻、几千年如一日地为大禹守陵的这一支族人才保留着姒姓,直至今天,已传至一百四十多代。
        6、佀姓出现以后,又历经无数灾难和迁徙流离:公元前三三一年禹裔五十九代孙佀洗,带佀氏大部逃至陕西朝邑。…禹裔六十一代孙佀炯和禹裔六十四代孙佀传,都分别对佀氏家谱进行过整理修订。
        7、唐末,天下大乱,禹裔八十三代孙佀昌领大部佀氏返迁故里大名府清丰县太平郡(今乜家庄)。北宋时期,禹裔八十六代孙佀秉孪重新修订旧谱。
        8、元末,公元一三三三年,禹裔一零四代孙佀得甫奉召迁鲁地兖州府郓城凤凰岭,起村名佀家楼。得甫侄伯福(得道次子)随胞叔迁去,并同葬一茔。又追封文林郎。同时,得道长子佀刚移居乜庄前街。今天河南清丰乜庄和山东郓城佀楼村的佀姓族人多数是佀得道和佀得甫的后人。他们的子孙繁盛,又分别向其他地方迁徙扩散。值得一提的是:山东一支的禹裔107世佀锺曾在明成化年间任过户部尚书,而河南的禹裔112世一门五兄弟有三名中了进士,传下了“一门三进士”的佳话。
        9、佀姓已有二千四百年的历史。虽然人数较少,但分布很广。目前在河南、山东、山西、陕西、江苏、黑龙江等省,都有佀姓聚居的村落,其中有两个村庄特别值得注意,一是河南省清丰县纸坊乡乜庄,全村五千余口人,一半以上姓佀;二是山东省郓城县随官屯镇佀楼村,全村三千余口人清一色姓佀;有意思的是,同在山东省的微山县赵庙乡,也有一个佀楼村。至于其他地方的佀姓村落人口或多或少,少则数十,多则数百,不胜枚举。此外,因外出学习、工作、参军、经商而散居的个人或家庭则遍布全国各地,无论是在京、津、沪等大都市,还是在蒙、疆、藏等边远地区,从大东北的辽、吉、黑,到大西南的滇、桂、黔,都有佀姓儿女在各条战线上为祖国的建设作贡献。佀姓人口究竟有多少,没有确切的统计,但据估计,至少有一万多人。因此,用“成千上万”来概括,毫不为过。


        姒承家教授在《禹裔寻踪云南姒族的考察》一节中还提到一件特别有趣的事:


        云南昭通市鲁甸县有一支姒姓人,聚居于龙头山乡营盘村易家冲,系汉族农民,自知是大禹后裔,于清乾隆年间迁此定居,至今已传至第九代。……在鲁甸营盘村姒姓住宅区附近,至今保留着姒姓人鲁甸始祖佀胡发之墓。墓系佀胡发之子佀友于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所建。墓碑两侧各立一石碑题刻墓志铭。左侧刻6行102字,记述其父佀胡发生平;右侧刻6行90字,记述其母胡氏生平。……根据墓碑、墓志铭文,可作出如下几点判断:1. 鲁甸姒族原是佀姓后裔。2.入滇始祖应是佀朝用。……为什么现在姓姒呢?……解放前,由于族中人普遍不识字,并不知道自己姓的正确写法。大概在第四代以后,就写成姓“似”,顺字辈、官字辈都是姓“似”。上世纪50年代,姒官福上小学时,有一位老师曾向他指出:你的姓,“似”应该写为“佀”。但并未引起族人重视,实际也无人更改。1975年,姒清良读高中时,某次在昆明金马访问族人姒清闲,姒清闲当时已六十多岁,因入赘张家而改姓名为张云。谈话时他回忆往事说,他十余岁时到个旧走厂(打工),请当地的长者为自己取个大名,但自己不识字,也写不出姓,只知自己是大禹的后裔,姓si,这位长者就告诉他,应该姓褒姒的“姒”。姒清良听了这话,回来再翻查《辞海》等书,知大禹确实姓姒,告诉了族人,此后全族就把似姓改为姒。
        前面所述,佀姓源于姒姓;而这段文字却清楚地说明,云南鲁甸的这支姒姓,却是佀姓的后人。这就充分说明佀姓与姒姓的亲密程度是无可比拟的。

    二、关于姒、佀二字的形意辨析

        前面引述三地《佀姓家谱》中都有这样一句话:禹裔五十五代孙行遂改“女”为“人”,易“以”为,即“佀”,形虽异而音同。
        对于我们的祖先把自己的姓氏用字改“姒”为“佀”这件事,我从不怀疑。但对改字过程的具体描述(改“女”为“人” 易“以”为和结论(形虽异而音同),却觉得需要商榷。本文想从汉字的音、形、义三个角度来来进行辨析。
         首先,从字音看:两个字同音,这是众所周知的,毋庸赘述。但为什么同音,请见后文详细叙述。
        其次,从字形看:如果仅仅从现代字形的角度来看,这两个字似乎差异很大。但若从文字发展的历史来看,却会得出全新的结论。
        我们知道,中国的文字经历过多个发展阶段。就我们现在所知道的系统化文字而言,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①甲骨文(商朝)、②金文(又叫钟鼎文,同一时期还有“石玉文”、“竹帛文”等,统称为“金石文”或“周大篆”)、③秦小篆(秦始皇统一全国后颁布的文字)、④隶体字(春秋战国时就在民间兴起,汉朝时全面推行)⑤楷体字(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日臻完备)⑥宋体字(随着雕版印刷和活字排版技术的发展,在宋代兴起的字体)⑦还有行书、草书、仿宋体、黑体等字体。为便于叙述起见,我把这些众多的阶段简化为“甲金篆”和“隶楷宋”两个大阶段。前一段从文字创始到周秦交接时期,大约经历了两三千年,现代的人多不熟悉。第二阶段也经历了两千余年,从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宋元明清,直到现代都在不停地变化,但基本结构是一致的。在其自身演变的过程中,不断地“新陈代谢”,从而有“古体字”与“现代汉字”之分,而现代汉字又有繁体与简化字之分。我们的五十五世祖改写姓氏用字时,正处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官方文字应该是“周大篆”或曰“金文”,民间可能已经有隶体字,但也只是初生阶段。我们现在没有资料能够说明“姒”、“佀”二字在当时究竟是什么样子。所能查到的只是东汉的《说文解字》和清朝的《康熙字典》。《说文解字》


    三、关于大禹取姓的缘由


        大禹姓姒,这是《史记》中明确记载的。但对于大禹取姓的缘由,却有不同的说法。
        (一)禹母食苡珠而孕说。《世本》认为是“禹母修己吞神珠如薏苡(另一写法为薏苢),胸坼生禹”,故以“苡(姒)”为姓。”  这个说法虽然由来已久,但十分勉强,这与“商人的祖先契母简狄吞燕卵生契而以子为姓” “周人的祖先后稷之母姜嫄踩巨人足迹而生下后稷”之类的说法如出一辙,都是后人的附会。姒承家教授对这一说法持否定态度。本人亦有同感。
        (二)指河为姓说。河南省清丰县乜庄《禹裔佀氏家谱》另有一说:大禹治水到荥阳洎水河(古名泤水河),认为“泤”音有意义,并又想人皆母所生,故将“泤”字去水换女即“姒”,取“姒”为姓。这里提到的“洎水河”或“泤水河”在哪里,我不清楚;大禹治水时,是否到过这里,也不清楚;但大禹所进行的工程非常浩大:“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史记夏本纪)经历的大山大川也很多,为什么对“泤水河”情有独钟,“泤”音有什么特别的意义而使得大禹决定以此作为自己的姓氏?在这个缘由未得到实在的解释以前,我是不敢苟同的。
        (三)图腾说。姒承家教授把“禹母食苡珠而孕”归为“图腾说”,理由是“象是夏人的图腾,而禹母所食苡珠,应为象牙之珠”。这个说法,我觉得也是比较牵强的。但我并不排除大禹之姓起源于图腾的可能。现在摘引几段从网上查来的文字:
         姓氏最早起源于远古原始氏族的图腾崇拜。原始人相信每个氏族都与某种动物、植物或无生物有着亲族或其他特殊关系,此物(多为动物)即成为该氏族的图腾——保护者和象征。传说中的燧人氏、伏羲氏、女娲氏时代,是中国图腾制的标本时代。在这时代的姓氏名称,几乎全部采用生物的名称:如黄帝的先族有蟜氏,黄帝少典之族有熊氏,神农先族神龙氏,舜之先族穷蝉氏,夏之先族牛蟜氏等,都是图腾名称。在生产进步和人口繁衍的基础上,原来的图腾群团中又分化子图腾,子图腾又分化出孙图腾来。今天中国人的姓氏中如马、牛、羊、乌、凤、梅、荞、山、云、龙、风等等,都是图腾名称的遗留。
        中国古籍中虽然没有图腾这个词,但图腾及图腾崇拜在古籍中却有大量记载,内容十分丰富。《礼记·礼运》说:“麟、凤、龟、龙,谓之四灵。”麟、凤、龟、龙,实际都曾经是中国古代的图腾,是中国先人们的崇拜之物。郭沫若在《关于晚周帛画的考察》中说:“凤是玄鸟,是殷民族的图腾”;“龙是夏民族的图腾”。龙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早期,距离今天的时间不会少于八千年。
        龙的基形是蛇,龙的形象是蛇加上各种动物的形象而形成的。闻一多《伏羲考》中说,龙是以蛇为主体,“接受了兽类的脚,马的头,鬣的尾,鹿的角,狗的爪,鱼的鳞和须,……于是便成为我们现在所知道的龙了,龙与蛇实在可分而又不可分。……其根源可能意味着以蛇为图腾的部落不断战胜融合其他部落,图腾逐渐演变为“龙”,是部族文化嫁接的产物。……龙图腾,不拘它局部的像马也好,像狗也好,或像鱼,像鸟,像鹿都好,它的主干部分和基本形态却是蛇。这表明在当初那众图腾单位林立的时代,内中以蛇图腾为最强大,众图腾的合并与融化,便是这蛇图腾兼并与同化了许多弱小单位的结果。”
        以上文字摘录自不同的文件,归纳起来,我们可以形成下面的认识:1、图腾崇拜是探究姓氏起源的一个重要思路;2、夏民族的图腾是龙(这与“夏之先族牛蟜氏”的说法不一致,也与象图腾的说法不一致);3、龙的基形是蛇。龙图腾和蛇图腾是一脉相承的。至于夏人的龙蛇图腾究竟是什么样子,我还没有找到直接的答案。这里所示的是几幅古代流传最广的《伏羲女娲图》:

    作为中国人始祖的伏羲、女娲,据说都是人首蛇身,他们的故事世代相传。这种传说不可能不影响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奠基者。他会不会从蛇的形象中得到启发来决定自己的姓氏?我认为这是十分有可能的,至少有两点佐证:
        其一,是“姒”“佀”二字的篆体,右半部的不正像一条昂首蜿蜒的蛇吗?将这两个字和上面的图腾放在一起,不是有一种何其相似的神韵吗?

              这几幅图片,有绘画,也有雕塑;有古代的文物,也有现代的作品,艺术风格差别很大,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大禹手中所持的那个耜。它的主要部件,既像一个二股叉,又像一个双头铲。大禹在接受舜帝之命实施治水工程时,薄衣食,卑宫室,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暐。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终于不辱帝命,完成了治水大业。在此期间,正是这个耜,始终不离大禹之手,为他完成治水工程而建立了不朽的功绩;也正是这个,成为后人纪念大禹功德描绘大禹形象时不可缺少的一个特征。因而,当大禹功成复命时,舜帝指耜赐姓就是完全合乎情理的。“执耜的人”,这正是大禹形象的生动写照,也是大禹决定自己姓氏的有力依据。
        请注意,这里明确指出,耜是神农氏发明的,它是我国先人进入农耕文明的标志性生产工具。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任何社会的进步,归根结底都取决于生产力的进步。华夏民族的进步繁荣,耒耜功莫大焉。




    四、关于佀姒诸字的源流探讨


        从前面引述《康熙字典》的解释中,我们已经知道:
        ①“佀”字是“似”字的本字;
        ②
    ”字是“姒”字的古文;
        ③  而“
    ”字又“本作佀”。
        由此,我们不难断定:从这几个字在隶楷宋阶段的形成历史来看,佀字是最早的,至少是同期出现的。之所以把“姒”(“
    )定为姓氏用字,我认为,这首先反映了古人对母系社会的留恋。我国较为古老的姓大都带有“女”旁,如相传上古八大姓(姬、姜、姚、妫、姒、姞、妘、嬴)就是如此,但这些字的正式定型,不会早于周-秦期间。而“佀”字被用作姓氏,是在战国时期的事情。这就是说,当我们的五十五世祖改“姒”为“佀”时,是采用了一个早已有之的字,而不是生造一个新字。所以,改“女”为“亻”,易“以”为“的说法只是后人的附会。
        为了进一步探讨这几个字的源流,需要研究以下问题:
           第一,佀字的右半部—“”和“以”字的来龙去脉,
           第二,“/姒”字的金文字形,
           第三,“佀/似”字的源头。


        第一个问题,佀字的右半部— “”和“以”字的来龙去脉


        “
    ,无论是作为“佀”字的右半部,还是作为在“耜、官、苢”这些字中的主要构件,人们对此并不陌生。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个字曾经作为一个单字长期存在过。只是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汉字简化时被淘汰掉了,现在的人们很少认识它,计算机字库中也没有,我们在用电脑写文字时只得用“吕”来代替(这也是一种无奈)。要问此字如何讲,请打开《现代汉语词典》(第一版)第1350页,在其右下角就有这个字:,同以。而在《辞海》的第67页中,同样能找到这个字: 以的异体字。那么,这个字该如何读呢?有人会说,“这还用问?谁不知道以字怎么读?不就是yǐ吗?”诚然,在我们手头常用的字典里“以”字的读音就是yǐ,但请你打开你的电脑,调出“中文全拼输入法”,输入“si”,在第四页就可以看到我们的“佀”字,而紧挨在它上方的正是这个 “以”字。结论是无可回避的:这个亿万国人都“熟识”的“以”字,不仅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写法,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读音“si”。这就充分解释了为什么一些带有“以”或“”的汉字都读作“si”:佀、、鈻、耜、似、姒、泤,等等。顺便说一下,就在“佀”字的下方,还有一个同样读si 的“佁”字,而下一页的第7个字为“台”,说明这个同样为大家熟悉的“台”字也读si。了解这一点对理解下面的文字很重要。
      
    字的起源非常久远,可以上溯至目前人们所知道的最古老文字——甲骨文。著名古文字学家徐中舒主编的《甲骨文字典》就明确指出:






    同样,由陈初生编纂、曾宪通校审的《金文常用字典》,也有对“字的详尽解释:







    我本来对甲骨文和金文一无所知,突然发现这个在现代人眼里完全陌生的字在金文时代却是一个常用字!让我们从音形义三个方面来认识一下这个字:
        读音:这里只介绍了一个读音:以yǐ。但我认为还应有另一个读音:似sì。理由有二:一是如前文所述,在中文全拼输入法中,以字有si的读音;二是在本字典中有一句:徐中舒谓“
    ”字为耜之初文。众所周知,耜字读音为sì,它的初文当然也应读为sì,这是毫无疑义的。
        字形:
    ”“字的甲骨文和金文(周大篆)以及后来的秦小篆写法基本一致,但在不同的文物上写法却有所差异。
        字义:从该字典的《释义》中看,“”字兼有介词和连词的功用,等同于我们现在熟知的“以”字。但我认为“”字的本义是一个名词。理由还是《析形》里的那句话:徐中舒谓“
    ”字当为耜之初文。
        既然它所表示的是一个工具的名称,理所当然就是一个名词。
        从上述两段扫描文字中,我强烈地感悟到:如同自然界生物的进化离不开遗传变异规律一样,文字的发展也充满了遗传和变异。惟有遗传,才使得我们华夏文明一脉相承,源远流长;惟有变异,才使得我国的文字生生不息,万古长青。
       先说传承。从我们的先人模拟手中的工具耜写出它的象形字以后,经过数千年的进化完善,历经甲骨文、金文、篆文、隶体、楷体、宋体的多种形态,直到今天,我们依然能够清晰地辨别出它的发展轨迹:






    第二个问题,“姒/”字的金文字形。

       前几年,佀传双同志给我推荐了一篇题为《原始天文学与夏商文化的起源》的文章(作者王宁)。我从中摘录了一些观点
        1、甲骨文中无“姒”字,金文中有,写作“始”,高明在《古文字类编》云:“始、姒古同字”。“始”所从的“台”金文中或作“厶”,不从口,高明云:“古厶与台同为今之以字”。
        2、金文中的“厶”,明显就是一个倒置的“巳”字。刘师培在《左盦集》卷五《姒姓释》中认为姒、巳同文。即使姒本为似者,亦与巳同,可证姒、似的确是巳之后起字,则姒姓本即巳姓。
        3、在早期的甲骨文中,“巳”写作“子”,后来省去双臂作“巳”,再后来大概为了把巳、厶(以、似)相区分,才把用为“以”的字倒书,但是子、巳、似仍然音义相同,《广雅·释诂一》:“子、巳,似也”,是其证。即知姒姓之“姒”本应为“巳”。
        从“始、姒古同字”这句话中,我们得到一个确切的信息:“始”字就是大禹姓氏“姒”字在金文时代的写法。从总体上看,这个字有两种写法,简单写法和繁化写法。但每种写法又有差异。简单写法有“巳”字和它的倒书“厶”;繁化写法有“始”字或“不从口的始”字。对于这段话,如果我们只用现代汉字来理解,是很难说明白的。但只要我们回到金文的写法,就一目了然了。
        先看它的简单写法,在《甲骨文字典》中,“巳”字是这样的:



      在《金文常用字典》中,“巳”字写法已省去双臂:














    下面两幅图是我在故乡宁武县汾河源头的雷鸣寺内摄制的,其一为禹王殿内大禹手执耜的形象,其二为大禹指挥民众开山治水的巨型浮雕。



    五、一点补充

    [size=+0]    姒承家教授为了研究大禹后裔的历史和现状,足迹遍及全国各地,对各地的禹裔踪迹进行了深入的调查。这种高度的责任感和严谨的治学精神是特别令我敬重和崇拜的。也正是出于这种敬重和崇拜,我想对《大禹世家》和《禹裔寻踪》这两部书提一点补充意见:
        越国灭亡之后,越国姒姓也曾经面临和杞国姒姓相同的困境:为避楚祸而
    纷纷改姓,其中一支改姓为欧阳。在后来的历史上,欧阳氏发展成为一支引人注目的大姓,出过许多名人。唐代著名书法家欧阳询和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就是杰出的代表。在现代,欧阳氏更是名人辈出:欧阳予倩、欧阳山、欧阳海、欧阳奋强、欧阳夏丹……总之,在我的印象中,欧阳是一个很不简单的姓氏,是大禹后裔中的一枝奇葩。但是,无论是在《大禹世家》还是在《禹裔寻踪》中,都没有对这个姓氏予以足够的描述,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前几年,我在网上看到一份《欧阳族谱总序——大禹宗族姓氏源流概述》,作者欧阳运森,系欧阳修第38代孙。文中提到:“欧阳氏原来是夏禹王的苗裔。少康时,封庶子无余于会稽,过了若干代,越王勾践五世孙无疆被楚威王所灭,他的儿子蹄再次受楚封,住在乌程欧余山之阳,成了亭候,子孙就以欧阳为姓。”“据史料记载,越王勾践后裔血亲,有越、驺、讴、瓯、区、欧、欧侯、欧阳等各氏族。”“除与欧阳有关的血亲氏族外,寓居三峡的大禹苗裔还有费氏、辛氏、曾氏、戈氏、窦氏、侯氏、余氏、梅氏、成氏以及源于徐姓的高氏、源于娄姓的高车氏等。”
    [size=+0]    该文还列出了大禹宗族八十九姓氏的名称和分布情况。“据文献记载,
    我国的一些古老姓氏,世代相传,绵延至今。……在大禹宗族89个姓氏中,一是最早的姓氏4个,崇(父鲧封于崇)、苡(母女嬉食薏苡生禹)、姒(大禹本姓)、虹(尧初禹封于虹)。二是夏朝用国为姓13个,有夏后、有扈、有男、斟寻、彤城、褒、费、杞、曾、辛、冥、斟、戈等姓氏。三是夏后氏衍生的姓氏13个,有观、窦、毒、纶、东楼、楼、偻、杞、夏、把、夏侯、娄、侯等姓氏。四是由大禹葬地会稽衍生的姓氏30个,有会稽、稽、嵇、越、植、坦、戒州、诸、诸稽、余、乌、余不、乌余、欧阳、欧、区、欧羊、欧候、闽、沤、瓯、摇、讴、驺、多、杭、疆、灵姑、梅、畴等姓氏。五是其他衍生的姓氏29个,有扈、户、男、斟戈、灌、彤城、彤、币、弗、莘、弋、成功、功、弓、雍丘、司空、题、禹、雨、鲍、寝、计、沛、郁厘、泊、阳、庐、寻、似等姓氏。”
    [size=+0]     2008年,我在百度网上发现《欧阳族谱总序》所列的大禹宗族的89个姓氏之后,随即从网上逐个搜寻其来源,并模仿《百家姓》的形式编成一个《禹裔百家姓》,作为附录一,列于后面。此外,我又模仿《三字经》的格式写了一篇《佀姓三字经》,作为本文的附录二。
    [size=+0]附录一:
    [size=+0]禹裔百家姓
    [size=+0]    2008年,我在百度网上发现两篇文章,一是《欧阳运森家庭档案》,列出了大禹宗族的89个姓氏。一是题为《大禹后裔现有122姓》的报导,但只有数字而无具体姓氏。我便以《欧阳运森家庭档案》总序(以下简称“欧文”)为基本线索,就这些姓氏的来源在网上进行了搜寻,绝大部分均找到了具体出处,也有一部分尚未发现相关资料,而“梅多乌弓功”等姓,在网上所寻得的资料看不出与姒姓的源渊关系,但考虑到欧文既然列出,必有所据,故保留于此。此外,我还以“姒”字为线索,在网上另搜寻出13个姓氏。共得单姓八十,复姓二十一,共计一百另一姓。特仿照《百家姓》格式,编成这个《禹裔百家姓》
    佀似  禹苡崇虹  余扈戈弋  寻杭褒曾
    计鲍窦毒  莘辛畴冥  谭覃相观  华夏侯邓
    杞楼娄灌  顾疆雨寝  费纶尚男  把户题沈  
    稽嵇坦植  诸越欧闽  区沤讴瓯  驺邹摇斟
    阳庐沛泊  币弗鲜彤  丘邱苻梅  多乌弓功
    夏后夏侯  有扈彤城  欧阳欧羊  有男斟寻  
    会稽诸稽  乌余欧候  斟戈灵姑  郁厘雍丘
    戒州东楼  余不司空  成功成功  百姓同宗
    1. 姒(大禹本姓)大禹,姓姒,号文命,生于公元前2277年,卒于公元前2213年,享年64岁。相传帝尧时,鲧的妻子有莘氏女志因梦里吃了薏苡而生禹, 故帝尧便赐禹以姒为姓。大禹巡行天下,卒于会稽,夏帝少康封少子無餘於越,以奉禹祀。现今在绍兴市仍有大禹守墓人,主要居住大禹陵村,多个朝代对禹陵有祭祀。现已传至140多代。(禹陵村姓姒的人家有100多户,人口有300多人,最小的辈分是145代。)
    2.  姒字的古体,现在黑龙江和云南等地仍有此姓。
    3. 大禹之子启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夏立国400多年,商汤迁夏室后裔于杞,封为杞国。周武王灭商后,仍封禹裔为杞国,从东楼公至简公历20余代。公元前445年,楚惠王灭杞国,且追杀姒姓子孙。为避楚祸,禹裔55代孙行遂改姒姓为佀姓。[欧文未列入此姓
    4. 似 ①魏书官氏志:姒氏改为似氏。②通志氏族略:高丽族有似先氏,后改为似氏。③千家姓:遼西族。
    5. 禹 ①以人名为姓氏。传说禹为我国古代部落联盟领袖,亦称大禹、夏禹、戎禹。他原为夏后氏部落首领,曾奉命治理洪水。在持续十三年的治水过程中,他三过家门而不入。后因治水有功,被舜选为继承人。舜死后,他继位担任部落联盟领袖。禹的后代子孙就以祖上的名字命氏,称禹氏。②以国为姓。春秋时,有妘姓诸侯国鄅国,子爵,为楚国的附庸,世称鄅子。其后代子孙以国名为姓,成为鄅姓。后来去邑为禹,表示亡国,离开了都城,称禹氏。
    6. 苡(母女嬉食薏苡生禹)
    7. 崇(禹父鲧封于崇)《帝王世纪》云:“伯禹夏后氏,姒姓也。其先出颛顼,颛顼生鲧,尧封为崇伯。”可见禹的父亲鲧乃崇氏的代表人物。他先为崇伯,治水不成,被放逐于羽山。禹继承父亲的职务也担任了崇伯,疏川导滞,治水大成。崇人在禹继帝位以后,迁于河南嵩山。嵩崇义近,嵩自崇来。崇人在夏、商、周三代皆有封国。殷纣王时崇国甚为强大,纣王曾让其君崇侯虎讨伐威胁殷商的周人。结果被周文王所灭。崇人以国为姓。
    8. 虹(尧初禹封于虹)
    9. 余 从《余氏宗谱》看,大禹生有三子,大儿子启,姓姒,小儿子叫罕,封姓为余,禹妻是绍兴涂山之女,禹封小儿子姓余,有纪念妻子之意。目前,余氏村中辈份最高的114,最小的120世。[欧文未列入此姓]
    10. 扈 ①源于姒姓,以国名命姓,为大禹王的后代。大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了王位,建立夏朝,自称夏后启。这种做法,破坏了传统的禅让制度,引起了一些诸侯国的不满。其中有一个诸侯国有扈氏,也是大禹的后人,受封于扈(今陕西扈县一带),建立扈国。有扈氏起兵讨伐夏后启,结果战败而被灭。有扈氏人后来以原国名命姓,称为扈氏。扈氏后又分为户、鄠二姓,其实扈、户、鄠三字音同字异,实为一姓。 ②后魏代北有三字姓扈地干氏,进入中原之后,改为扈、干两姓。见《魏书•官氏志》。[欧文未列入此姓
    11. 鄠 鄠姓因秦改扈为鄠而成姓。
    12. 戈 来源有二 ①出自夏朝东夷族的寒国。伯明之子名浞,因属寒国人,故史 称寒浞。他杀死后羿当了国君,篡夺了夏朝政权,自立为王,封他的 一个儿子浇在过国,另一个儿子封在戈国(位于宋、郑之间)。仍为诸侯方国,.后来,少康中兴,灭掉戈国。原戈国后代子孙遂以国名  命姓,乃称戈氏。 ②另外一支戈姓是禹王的后裔,少康的儿子灭掉了寒浞的儿子重新建立戈国,并且分封夏朝同姓人于戈,其后世子孙也以封地名作为姓氏。
    13. 弋(目前网上尚未见相关资料)
    14. 寻 出自姒姓。夏后()同姓诸侯,:斟鄩氏,后为寒浞所灭,子孙因为寻氏[欧文未列入此姓
    15. 杭 ①出自姒姓.据《姓氏考略》载,夏禹治水后,把九州内所有的船只统统交由庶子管理,封国于余航(浙江)。其后世子孙将“航”字的舟边抹掉,安之以木,从此便以“杭”为姓。②出自抗姓,抗、杭同源,改抗姓为杭姓。汉代东乡侯、长沙太守杭徐,本姓抗,因古代“杭”、“抗”二字通用,他的后代子孙便以杭为姓,称杭姓。[欧文未列入此姓
    16. 褒(目前网上尚未见相关资料)
    17. 曾 夏禹的第5世孙少康中兴了夏室后,曾把自己最小的儿子曲烈封于一个叫“鄫”的地方,在今山东省苍山县西北。少康的这一房子孙所建的鄫国历经夏、商、周三代,大约相袭了近两千年,一直到春秋时代,即公元前567年才被莒国所灭。这时候,怀着亡国之痛的太子巫出奔到邻近的鲁国,并在鲁国做了官。其后代用原国名“鄫”为氏,后去邑旁,表示离开故城,称曾氏
    18. 来源有三 ①源自姒姓,是禹的后代,以封国为姓。夏商时有计国(在今山 东胶县西南),是夏禹后人的封国,计国被周人灭后,禹的后人就以封国名命姓,遂成计氏。 ②出自少昊金天氏。周武王封少昊之后于莒,建都于计斤(在今山东胶县西南)。莒国王族的后裔,以祖上建都地名命姓,成为计姓的又一支。 ③为他姓所改。《通志.氏族略》载:"辛氏改为计氏。[欧文未列入此姓
    19. 《元和姓纂》记载,鲍姓出自于姒姓。远古大禹的后裔杞国公子敬叔,到齐国出仕,受封为鲍邑(在今山东济南市历城区,过去是历城县)的首领,其子孙便以封邑为姓,世代相传姓鲍。  
    20. 来源有三:①来自姒姓;夏帝相遭有穷氏之难,被寒浞所杀,其妃后缗方娠,自窦逃出,回母家有仍氏(今济宁),生下少康。少康长大后, 与夏遗臣靡同心协力, 发动同姓有鬲氏(今山东平原西北)攻杀寒浞,恢复夏朝统治, 史称“少康中兴”。其次子龙在中兴后留居有仍氏,为怀念祖母之坎坷遭遇,遂以物事为氏,称窦姓。
    21. 河海大学的夏静庐老师对“毒”姓的来由作了解释。唐代有个宰相窦怀正,想夺取政权推翻李姓皇上,结果被发现,叛乱没有成功。后来,气愤难平的皇上为了表示对窦丞相的惩罚,就给他的后代赐姓为“毒”。
    22. 据《广韵》记载:夏启封支子于莘地,其子孙以封地为姓。《太平寰宇记》记载:“莘国,姒姓,夏禹之后,武王母太姒即此国之女。”另据《姓氏考略》记载:郃阳南有古莘国,汤妃有莘氏后。[欧文未列入此姓
    23. 来源有六:①由莘(Shēn 音伸)氏所改。据《元和姓纂》、《广韵》等所载,夏王启封庶子于莘(故城在今陕西省合阳县东南),建立莘国,其后世子孙以地为氏,称莘姓。后由于莘与辛音近,遂去艹头为辛氏,便产生辛姓。②源于姬姓。③出自黄帝之后裔高辛氏部族,属于以部族名称为氏。据《路史》所载,相传黄帝之后有高辛氏,其后有去高字改为辛姓。④出自上古有辛氏部落的后裔。⑤出自赐姓而来。据《通志·氏族略》所载:"辛氏即莘氏也。"北周有赐项氏姓辛,其后皆显于唐代,此支为天水辛姓。⑥出自他汉化改辛姓:满族、土族、藏族、土家族、仡佬族、苗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辛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縻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氏,世代相传至今。畴(目前网上尚未见相关资料)
    24.(目前网上尚未见相关资料)
    25. 来源有三:①出自姒姓。周初大封诸侯时,姒姓的一支被封于谭国(今山东省章丘县西),爵位为子。谭国国势一直不盛,不久就沦为齐国的附庸。到了春秋初期,齐桓公称霸诸侯,于周庄王四年(公元前683年)吞并了谭国。谭国国君之子逃亡到莒国(今山东莒县)。而留在故国的子孙就以国为氏,称谭氏,史称谭氏正宗,是为山东谭氏。②出自古代西南少数民族。据《万姓统谱》的考证,巴南(今云南、贵州一带)六姓有谭氏,自称盘古的后代,望出弘农,是为云南、贵州谭氏。③谈氏有避讳改姓谭氏。又据《万姓统谱》所载,谭氏有避仇去言旁为覃,今岭南(泛指五岭之南,大致相当今广广西大部分地区。[欧文未列入此姓
    26. 覃氏的祖先,考稽上有皇覃氏。”皇覃氏是继因覃部落、覃怀地而得覃姓之后的又一命姓,...覃怀地因覃部落而得名,覃氏因覃部落和覃怀地而得姓。据《康熙字典》引《通志氏族略》所载:覃姓源于谭姓,周朝有谭国,谭国国君原出姒姓,姒姓是大禹王的后代,因此,覃姓始祖是大禹王。[欧文未列入此姓
    27.   ①出自姒姓,是夏朝王族的后代。夏朝有帝相,其后裔支庶子 孙,有的以祖上的名字为姓,称相氏。 ②出自子姓,是商朝王族的后代。商王河禀甲原居于相,后又迁都,留居相地者便以地为姓,称相氏。[欧文未列入此姓
    28. (目前网上尚未见相关资料)
    29.   华姓有两个分支,一支出自夏禹的姒姓,一支则出自殷汤的子姓。源自姒姓的华姓,《姓氏考略》记载:“夏仲康封观于西岳,曰华氏”。西岳指的是陕西境内的华山,所以仲康的子孙自此就以“华”为姓氏了[欧文未列入此姓
    30. 来源有三:①出于姒姓,是夏禹的后裔。禹死后,其子启继位,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夏立国400多年,共传13代,16王。后因夏帝桀暴虐无道而被商汤推翻,夏王族便以国为氏,称为夏氏。②公元前11世纪周朝初年分封诸侯,夏禹的后裔东楼公受封于杞(今河南省杞县),为杞侯。至简公时,被楚国所灭。简公之弟佗(本妫姓)出奔鲁国,鲁悼公因其为夏禹的后裔,给予采地为侯,称为夏侯(复姓),其后裔以夏为姓,称夏氏。③出自妫姓,是虞舜的后裔。春秋时,陈宣公的小儿子公子西,字子夏。子夏的孙子徵舒以祖父的字命氏,称夏氏,此即虞舜后裔夏姓之来源。
    31. 古老而多源的姓氏①最早的一支是上古时期汉字的创始者仓颉(jie)的后代, ②出自姒姓。是夏禹的后代,相传夏后氏的后裔有的被封于侯,子孙以地为氏,称为侯氏。 ③春秋时期晋国的公族晋哀侯和他的弟弟被晋武公所杀,他们的子孙便迁居他国,而且以祖先的爵位为姓,是为侯姓。④魏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将复姓改为侯姓。鲜卑族原有胡古口引姓,北魏孝文帝在494年迁都洛阳后,将他改 为侯姓。
    32. ①出自姒姓。相传夏朝时帝仲康有子孙封在邓国(今河南邓州一带),邓君的后世子孙就以国为氏,称邓氏。 ②出自子姓(商族的始祖契为子姓)或曼姓。商王武丁封他的叔父(曼季)于邓国曼城,是为曼侯,称曼氏,曼氏后来又改封邓国(此邓国在今河南省孟县的西南),经西周、春秋延续了600多年。于公元前678年被楚国灭掉。邓侯子孙为纪念故国,便纷纷改姓邓,史称邓姓正宗。 ③出自李氏。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后主李煜的第8子李从镒,受封为邓王。公元975年南唐为北宋所灭后,宋太宗下令缉拿南唐宗室,李从镒之子天和出逃,以父亲封地为氏,其后世子孙遂称邓氏。[欧文未列入此姓
    33.   出自姒姓,为禹的后人东楼公之后,以国名为氏。据《正义括地志》载:汴州雍丘县,古杞国。周武王封禹后于杞(初在今河南省杞县一带,后迁今山东省安丘东北一带),建立杞国,号东楼公,传至二十一世杞简公时(公元前445年),杞国为楚国楚惠王所灭。其后代子孙有的遂以国名杞为姓,称为杞氏。
    34. ①楼、娄同源于姒姓,黄帝历五世而生禹,禹治水有功而赐姓姒,受舜禪让而称帝.子启建夏朝.14世孙桀无道,夏为商所灭。其子仲和仲礼避祸于会稽改姓娄.周灭商后,武王追封先帝后裔,得禹36世孙云衢公,曰:无木不成楼,犹无水不成源也!举为谏议齐侯,封于杞(河南杞县)。以主夏祀,号东楼公。子孙遂以楼为姓。 ②古代少数民族姓氏,东汉时,白马羌豪有楼氏;③南北朝时,北魏有盖楼氏、贺楼氏,入中原后一并改为楼氏,居山西代郡.东魏有都督贺娄乌兰,隋有巨鹿公贺娄子干、唐有凤州刺史贺娄行本,太子舍人贺娄积. 裨将贺娄余闰,知此族魏末又复旧姓。
    35. 见楼姓。
    36. (目前网上尚未见相关资料)
    37. 顾 顾氏有两宗,一是“易已姓为顾氏”,另一是“易姒姓为顾氏”。《顾氏重汇宗谱》说:“顾之先姓姒氏,自夏后少康封庶子无余于越。二十余世至允常,允常生勾践,又七世至无疆,又六世至闽君摇,(摇)扶汉平秦,高帝封(摇)为越王。惠帝登极,封摇为东海王。都东瓯地。”“摇续封其子期视为顾余侯,子孙遂姓顾,此顾之始也。” [欧文未列入此姓
    38. (目前网上尚未见相关资料)
    39. (目前网上尚未见相关资料)
    40. (目前网上尚未见相关资料)
    41. 据《姓纂》记载,:“史记云,纣幸臣费仲,夏禹之后,江夏。”
    42. (目前网上尚未见相关资料)
    43. 尚姓来源有四:①系自姜姓。②源于秦代,以官职为氏。③系自姒姓。夏部落成员尚黑,后世有以其名字中的尚为姓。④出自他族改姓。
    44. (目前网上尚未见相关资料)
    45. ①古代杞国国君东楼公之后,杞康因逃避汉末董卓之乱,改姓把。②把利氏的后代,改为单姓把。
    46. 户姓由扈字去邑而为户。户姓的一大部分应由其它字形字音相近的姓氏,因为避祸或避战乱而转来,其中有一部分应是从房姓改成。
    47. 来源复杂,主要有四支:一是相传为东楼公的后代。东楼公是夏禹的后裔,周武王灭商后封于杞,其后人有以题为姓者;二是西汉时有题侯张富昌,其后人中一部分以其爵号为氏,姓题;三是古代地名中含题字的,其居民中有以地名为姓;四是匈奴中有题姓。 题姓主要分布在:山东省平阴县、山东省东阿县[欧文未列入此姓]
    48. ①沈姓源出嬴姓。沈姓的先祖叫实沈,是黄帝的后裔帝喾之子。实沈氏族后来因与少昊氏部落杂居而东夷化,故为嬴姓。后来,他们建立了沈国。周昭王南征时,嬴姓沈国被灭,其子孙就以国为姓。②夏朝时,夏人建立了姒姓沈国。至周初,蒋国灭了姒姓沈国,沈人南迁到楚地的沈鹿,其子孙也改姓沈。③西周初年,文王的第十个儿子季载被封于沈(今河南平舆北)。公元前506年,姬姓沈国被蔡国吞并,沈国的后人就称为沈氏。[欧文未列入此姓
    49. 据《元和姓纂》所载,夏王少康封其子季杼于会稽,此后有稽氏。
    50. 嵇 嵇姓是由稽姓变化来的。至汉代初年,稽氏家族迁往谯郡的嵇山定居,遂改为""氏。他的后代人为此感到骄傲,就世代姓稽。后来他们又迁居嵇山去,便又改姓嵇。
    51. (目前网上尚未见相关资料)
    52.   ①出自姒姓。据《通志•氏族略》和《元和姓纂》等资料所载,越王之后有植氏。②天竺(古印度)胡人之姓,均为信奉佛教者,入中原后,以植为氏。
    53. 源出有四:①来源于以人名为氏。西汉初期,有人名为无诸,是战国时期越王勾践的后代。无诸因功被刘邦封为闽越王。后代以他的名字作为姓氏,形成诸姓。 ②源于诸葛氏复姓变化而来。③来源于食邑。春秋时期鲁国有一个诸邑(今山东省诸城南),鲁国大夫就在这里生活。他的后代便以封邑""为姓。④源自姒姓,越国大夫诸稽郢之后。根据《名贤氏族言行类稿》上的记载,诸姓出自姒姓,是战国时越国的后裔,即越国大夫诸稽郢的后代。
    54. 出自姒姓,是大禹的后代。禹王死后,他的儿子启建立了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夏朝传了五代到少康时,少康将庶子无余封在会稽主持禹的祭祀,无余的后人建立了越国。春秋时,越国被楚国所灭,越国的公族子孙有的便以原国名命姓,称越姓。
    55. 与欧阳姓同宗(见欧阳)。欧姓来源有三:①出自姒姓。据《路史》、《唐书宰相世系表》及《姓氏考略》所载,越王勾践之裔、无疆之次子蹄,封于乌程(故城在今浙江湖州南二十里)欧馀山(今升山)之阳,子孙以地为氏,后有欧氏、欧阳氏、欧侯氏(一说,越王无疆之裔东越王摇,镇守东鸥,称东鸥王,其后有欧姓)。②出自欧冶氏,与区姓同宗。其后有欧姓、区姓。③出自他族。苗族吉学氏汉姓为欧、贺;今水、白、满、蒙古、土家、台湾土著、侗、壮等民族均有此姓。
    56. (目前网上尚未见相关资料)
    57. 与欧、欧阳姓同源,为越王后裔。越王无疆乃勾践七世孙,封于乌程欧余山之阳。后有欧氏、欧阳氏、欧侯氏。后转为区氏。
    58. (目前网上尚未见相关资料)
    59. (目前网上尚未见相关资料)
    60. (目前网上尚未见相关资料)
    61. 《史记》记载:"闽越王无诸及越东海王摇者,其先皆勾践之后也,姓驺氏。" 《史记》又称:"越王勾践,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邹邹姓来源有六:①出自微子的后裔。②为蚩尤之后。③出自曹姓。④出自姒姓,为勾践之后。据《史记•东越传》所载,闽越王无诸及越东海王摇,皆为越王勾践之后,姓驺,据有关学者考证,驺亦作邹。⑤出自姚姓。⑥出自其他民族。[欧文未列入此姓
    62. “驺”亦作邹。
    63. 《史记》记载:"闽越王无诸及越东海王摇者,其先皆勾践之后也,姓驺氏。" 史记》又称:"越王勾践,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
    64.   与夏王朝一起迈入到了阶级社会的楚国的先民“祝融八姓”第七姓“斟姓”:
    65.   来源较为复杂:①影响较大的一支出自周朝王室之后。周景王封少子于阳樊(今河南济源皮城),为诸侯国,后遇周乱,出奔于燕(今河南卫辉),为标明自己身份而以阳为姓。②东周时有一附庸国名阳(在今山东青州东南),与齐国为邻,后被齐国吞并,阳国人遂以国为氏,称阳氏。③相传夏禹后代中也有一些人以阳为姓。④春秋时鲁国季孙氏的家臣中有一人名叫阳虎,因封邑在阳关(今山东泰安南),所以以阳为姓,其后代也姓阳。⑤晋国有太傅阳处父,被封于阳(今山西太谷东阳城),子孙也以阳为姓。⑥楚国穆王有子名扬,其孙在楚平王时任令尹,被封于阳(今址不详),后代也姓阳。此外,满、回、侗、土家、布依等少数民族中都有阳姓。
    66. 出自战国时以所住的屋庐为氏。
    67. (目前网上尚未见相关资料)
    68. 潜夫论:夏禹后有泊氏。
    69. (目前网上尚未见相关资料)
    70. (目前网上尚未见相关资料)
    71. 鲜①箕子鲜姓;②大禹鲜姓:出自姒姓。武王赐我鲜姓,本乃夏禹之后裔姒氏。③出自鲜卑族;④出自回族。
    72. (目前网上尚未见相关资料)
    73. ①出自姜姓,为姜太公的后裔。②出自姒姓。夏帝少康时,封其小儿子曲烈于鄫(今河南省柘城县北),至周灵王时,为莒国所灭,其子孙去邑为曾氏,其后分支中就有以丘为氏。此为曾、丘联宗之说。
    74. 其实就是丘姓,先有姓丘的再有姓邱的。在清雍正皇帝的时候,为了避孔子的讳,把丘字右边加了一个耳朵旁,就成了邱字。所以姓邱的和姓丘的其实是同姓。
    75. 依照《晋书苻洪载记》的记载,是由蒲氏更改,算起来是夏禹姒姓后裔。始见于距今约1600多年以前的南北朝时期。
    76. 起源有三:一为出自子姓,是商汤的后裔。殷商时,商王太丁封其弟于梅(今安徽亳县东南)为伯爵,世称梅伯。到商纣王时,纣荒淫无道,梅伯数进谏均不听,反遭纣王废黜,后遭纣杀戮。周武王灭商后,又封梅伯的后裔于黄梅。号为忠侯,其后世子孙遂以祖先封地为姓,称梅氏。二为汉时南方少数民族的姓氏。三为清满族八旗姓梅佳氏者,改为梅姓。
    77. ①姓氏考略:云南省夷姓亦有多姓,系剁姓所改。 ②千家姓:丹阳族。 附记: 《多氏家乘》 ()多景...多姓,郡望为丹阳郡,在姓氏人数中排名第920名。 其姓出处有多种说法,始于商代,有人名多父鼎,..
    78. ①出自金天氏,是以官职命姓。相传少昊作东夷部族首领时,以鸟名任命职官,有乌鸟一职。族徽为大乌,其族中有鸟乌氏,负责掌管高山丘陵,其后人便去鸟字姓乌,称乌氏。金天氏少昊,即黄帝曾孙帝喾之子,名挚,故乌姓亦为黄帝后裔。②出自西戎。古代陇西有乌氏国(在今宁夏六盘山东),是西戎的一支。后来被秦国攻灭,国人以乌为姓,称乌氏。 ③为乌石兰氏所改。《通志氏族略》载"温石兰之为石,,乌石兰亦为石,又为乌。
    79. 出自姬姓。以王父字为氏。据《万姓统谱》所载,春秋时鲁国有公孙婴齐,曾随鲁成公伐宋、郑二国立功。婴齐字叔弓,其支孙以王父(祖)之子“弓”为氏。
    80. 夏后 夏后大禹 因平治洪水有功,受舜禅让为天子,世称为大禹。在位八年而卒,传位於子启,而开君主世袭之制。亦称为夏后氏
    81. 夏侯 周武王封夏禹的后裔东楼公于杞,建立杞国。公元前445年楚国灭杞,杞简公的弟弟佗逃往鲁国,鲁悼公因为他是夏禹的后代,周初祖先又封为侯爵,于是称他为夏侯氏,其后代子孙因以夏侯为氏,称夏侯氏。
    82. 有扈 (目前网上尚未见相关资料)
    83. 彤城(目前网上尚未见相关资料)
    84. 欧阳 夏朝帝王少康的儿子无余,被封于会稽,建立了越国,为诸侯国。到春秋时被吴国给灭掉了。十九年后,钩践又复国。到钩践六世孙无疆为越王的时候。被楚国所灭(公元前333年),无疆的次子蹄被封于乌程欧余山的南部,以山南为阳,所以称为欧阳亭侯,无疆的支庶子孙,于是以封地山名和封爵名为姓氏,形成了欧、欧阳、欧侯三个姓氏。
    85. 欧羊(目前网上尚未见相关资料)
    86. 有男(目前网上尚未见相关资料)
    87. 斟寻 (目前网上尚未见相关资料)
    88. 会稽 (见“稽)
    89. 诸稽(目前网上尚未见相关资料)
    90. 乌余(目前网上尚未见相关资料)
    91. 欧候 (见“欧阳)
    92. 斟戈(目前网上尚未见相关资料)
    93.灵姑(目前网上尚未见相关资料)
    94. 郁厘(目前网上尚未见相关资料)
    95. 雍丘(目前网上尚未见相关资料)
    96. 戒州(目前网上尚未见相关资料)
    97. 东楼 (见“楼”)
    98. 余不(目前网上尚未见相关资料)
    99.司空 ①出自姒姓,是大禹的后代。尧为部落首领时,禹官至司空,其后代子孙有的以职官命姓,称司空氏。 ②出自陶唐氏,是尧的后代。春秋时期,只有晋国设置有司空官,其他各诸侯国均未设此官。尧的后代隰叔及其孙仕痌,都曾在晋国任过司空,其后代子孙遂以祖上职官命姓,称司空氏。
    100. 成功(目前网上尚未见相关资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