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找回密码|10秒快速注册会员!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繁體中文
查看: 269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老子说道德(1)(前言、第1章)--佀敬泽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4-24 11:14
  • 签到天数: 18 天

    [LV.4]偶尔看看III

    702

    主题

    724

    帖子

    335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5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2-7 11:22: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佀波 于 2017-12-7 17:03 编辑

    读老子 说道德
    --老子《道德经》注译评
    佀敬泽

      
        我从1980年代末开始研读老子,尽管不甚了了,却被其中许多深邃的思考和精彩的论述所吸引,竟然到了反复阅读不忍撒手的地步。为了深入理解,参照了若干个版本,却发现不同版本之间竟有那么多的差别:字句有不同,解释也颇多歧义!而且有的版本只是从道士修行的角度来理解,把深邃有趣的哲学思考解释为深奥难测的宗教教义。于是,我又萌发了从新解读《老子》的欲望,目的是把这本被当作道教圣经的著作译成现代普通人能懂能用的益智读物,企求能为现代文明的建设作出微薄的贡献。
    一、          关于老子其人与《老子》其书

    老子,是中国古代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亦名《道德经》),是道家学说的主要著作。关于老子其人与《老子》其书,司马迁在《史记》中有这样的记载:
    老子者,楚苦县(今河南鹿邑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伯阳,谥曰聃(音dan),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意为用网捕它),游者可以为纶(纶,钓鱼线,意为用钓线钓它),飞者可以为矰(音zeng)(矰,射鸟的箭,意为用箭射它)。 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 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自孔子死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而离,离五百岁而复合,合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
    司马迁在这篇传记里谈到了三个人,一为“李耳”,一为“老莱子”,一为“周太史儋”。对于这篇记载,学术界有不同见解,基本上分为两种看法,一种认为老子就是李耳,《老子》就是李耳所著;另一种则认为传说中的“老子”并非李耳一人,而包括了老莱子和周太史儋。《老子》一书也不是李耳一人所著,而是不同时期不同人物著作的集合物。对于这些分歧,本人力拙才疏,不敢妄断,且留与专家们去考证吧。
    二、关于老子思想的几点思考

        “道德”,在现代人的口中是一个词,但在老子及其他古人的口中则是“道”与“德”两个词。对于二者的含义和关系,不同的学派在不同的埸合都有不同的解释。孔子曾说过一句话:“道者,蹈也,德者,得也。 尽管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所说的“道”与“德”与老子的本意有所不同,但用这句话解释二者的关系,是比较贴切的。翻译成现在话,这句话的意思是:“所谓道,是供人们行走的;所谓德,是人们在走道时所得到的启示。” 展开来说,所谓道,就是自然界各种现象和人类社会运动所必须遵循的途径和法则(规律),所谓德,是人们在认识与遵循这种途径和法则的过程中对自身行为的体悟和启示。老子从“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的客观现象中悟到要“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从“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客观存在中悟到要有“不争之德”;从“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悟到要“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孔子的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墨子的兼爱节用”,都是这些杰出的思想家从对当时的社会现实的观察中得出的体会久而久之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精神财富。但是,在数千年的历史演变中,道德也经历了不断的淘汰和演变。有些本来是充满智慧的哲理渐渐变成了令人厌恶的僵化教条,而最初用来规范人们行为的体悟与启示也成了束缚人们行动的绳索。在有些人因受巨大物欲的诱惑而无所忌惮甚至不惜犯罪时,道德二字显得又是那么苍白无力,于是便成了一些人嘲笑的对象。现在,人类社会已进入二十一世纪,道德还有没有作用?如何正确认识道德与科学精神的关系?如何给道德赋予时代的特点?本人想就这几个问题在此谈谈几点思考:
    思考之一:既然道是人们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认识,德是在这种认识基础上得出的启示,而人们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认识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而且越来越深入,越来越科学,那么人们从中所得到的启示也是越来越深入,越来越科学的。所以结论之一是:道德必须是贯穿着科学精神的换句话说,凡是符合科学精神的行为规范都应得以坚持和发扬;凡是违背科学的或已被科学新发现证明是不正确的东西都应被从道德的范畴内剔除掉
    思考之二,既然道是有史以来人们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认识,德是在这种认识基础上得出的启示,而人们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认识从来就是受当时的历史条件和阶级地位所限制,而随着历史的发展,这种认识也不断地被扬弃和更新,那么,在旧的历史条件下得出的启示和为旧的统治阶级服务的行为规范也必然要得以扬弃与更新。所以结论之二是:道德必须与时俱进。凡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仍然具有生命力的传统美德都应坚持、发扬和丰富发展;凡是不符合时代要求和已被事实证明过时的东西都应被抛弃掉
        思考之三,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除了道家的“道德”之外,还出现过其它形式的行为规范,如儒家所倡导的“仁、义、礼、智、信”,墨家所倡导的“节用”和“兼爱”,等等。这就说明在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中,道德规范从来就是多样的,我们现在也应承认这种多样性,并把古人所遗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进一步予以丰富。但是在这众多的道德规范中最重要而且最应该坚持的是什么?我们可以从老子对“仁、义、礼、智、信”的态度中得到启示:老子对“仁、义、智”都是有褒有贬,对“礼”则是严词指斥,唯独对“信”是大加赞扬的。在老子看来,由于“道”的特征是“周行而不殆”,即客观世界是按照一定的规律运行的,这就是“信”。所以圣人要“言善信”。如果统治者“信不足焉”,则老百姓就会“有不信焉”。他还用“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的警句告知我们如何识别人们的言与行。在人类社会进入市场经济的现代,谁坚守信用,就会得到顾客的信任,就会赢得市场,赢得成功,赢得发展,反之,谁不守信用甚至弄虚作假,只能得逞于一时,最终必将被顾客和市场所淘汰和抛弃。所以结论之三是:信是道德的核心和灵魂,贯穿历史的始终。在商品经济时代更要坚持和发扬诚信的美德。
    思考之四,老子看到当时的一些统治者用繁多的法令对人民实行残酷的统治,提出了“无为而治”的主张,用他的话说,是“法令滋彰,盗贼蜂起”。可见,老子希望用“道德”的力量治国,而反对只用法令。他的主张有一定道理,但显然也有一定的片面性。现在,我们把仁义与礼貌都归入道德的范畴,因为这都属于自律式的行为规范,而把法制作为强制式的行为规范不断地健全和强化,因为这种行为规范在维护社会秩序和大众利益方面是必不可少的。所以结论之四是:在新的历史时期,道德与法制不可偏废,依法治国必须与以德治国互相结合

    基于上述思考,我们对老子思想应采取的态度是:
        一)肯定老子是我国古代的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他之伟大,在于从观察自然界和社会现象入手,提出了关于道的许多唯物的辨证的思想,尽管这些思想是很朴素或曰很粗糙的,有的还只限于某种猜想,但我们必须承认,在三千多年前能够对宇宙、自然和社会有这样深刻的观察和思考,是非常难得的。他之伟大,在于从大自然的运行规律中,体悟到人生应具有的高尚品德,并大声疾呼地进行鼓吹。他之伟大,还在于在目睹了当时的周王朝和各诸侯国统治者的穷奢极欲和穷兵黩武给人民群众带来的深重苦难,对这些丑恶行为不遗余力地进行谴责。
        二)正确看待老子思想中的一些消极成分。不庸讳言,老子思想中有许多精彩的观点,也有许多被认为“消极”的成分,如“无为”、“不争”、“弃智”等等。我们对于这些所谓“消极”的内容不能望文生义,简单地进行否定或抛弃,而是要具体地分析,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例如老子所说的“无为”,纵观全书,可以看到,老子并非要人们毫无作为,而是要人们不妄为,具体地说,就是不要做违背自然规律的事,能利用自然之力而巧干的事就不要蛮干,能靠众人干的事就不要自已去干,能在萌芽状态轻易处理的事就不要等到问题很严重了才去费力解决。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老子的思想充满了睿智,我们千万不可连脏水带婴儿一起倒掉。
        三)正确看待老子对统治者的建言。老子作为三千年前的思想家,其思想不仅受历史条件的局限,而且受其所处的阶级地位的局限。老子生活的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代,他亲历了周王朝由盛而衰,各诸侯国相互征伐,忽兴忽亡的现实,向当时的统治者提出了“无为而治”、“以无事取天下”的建议,既有对“圣人”理想政治的热情宣扬,也有对当时统治者贪婪无度的无情指斥:“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强梁者不得其死”。毋庸讳言《老子》一书基本上是为当时的统治者写的衷告其用意在于为当时的统治者出谋划策但我们不可因此而彻底否定老子的为政理论。请看这几段:“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这就不仅仅是向统治者建言献策了,而简直就是为民请命。即使是那些向统治者建言的篇章,也值得我们当代处于领导地位的人们一读。至于老子所倡导的“圣人”的高尚品德,固然是为当时的统治者说的,但也可以供我们今天的普通人借鉴。
    三、关于编译的说明
    本文以原著上下篇八十一章为序,进行了注解、翻译和评说。这项工作的难点在“注”上。由于《老子》一书面世已达数千年之久,历朝历代转抄翻印者甚多,注解诠诂者甚多,因各种原因而造成的讹误和歧义也甚多。本人手头资料有限,不可能去进行全面的考证。所幸的是有一本高亨先生的《老子正诂》,其中所考校的版本相当全,其考证之详尽,态度之客观,均令人可信亦可鉴。还有其他一些学者的译文供我参照。所以我在注解时凡遇疑难之处而有前人考证结论的,均以“据考证”引出,而不再赘引。在注释基础上所进行的翻译,尽可能贴近原文。至于译注后的“评说”一栏,是为了表述本人的一些感悟,可能离开原文稍远一些,但绝不是离题万里的无稽之谈。在这些“评说”中,我主观上贯彻的原则是:   
    一、尽可能摆脱纷繁的考证,力求从逻辑上探寻老子思想的真谛。如前所述,《老子》一书,流传既久,考证者不计其数,诠释歧义甚多,本人一方面力求参照前人的考证注释和译文,同时从全文各章前后的表述中逻辑探寻老子的原意,从而对纷繁的歧义中做出取舍;
    二、尽可能摆脱宗教意识,力求挖掘哲学精华。《老子》一书是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具有丰富的哲学思想。但在数千年来,又被作为道教的“圣经”广为宣传,充斥着许多神秘的色彩。这就使我们在阅读和理解中不可避免地碰到许多难题。本人力求用自己的浅薄学识来从哲学的角度进行解读,把老子看作是一位哲学家,而不是“太上老君”来认识;
    三、尽可能摆脱贵族意识,力求为平民所用。如前文所述,老子是三千年前奴隶主阶级的思想家,《老子》一书,基本上是为当时的统治者写的衷告。他所赞美的,是理想中的“有道”统治者--“圣人”;他所指斥的,是现实中的“无道”统治者。无疑,这些思想与我们今天的现实相去甚远。我们今天解读《老子》就要摆脱这种贵族意识,把老子对当时社会不良现象的指责作为我们今天观察社会的借鉴;把老子对“圣人”人格的倡导作为我们今天提倡道德建设的参考。

    由于本人才疏学浅,文中谬误,在所难免,诚恳希望各位读者见教。

    第一章道可道
    [原文]
         ,可道,非常道
    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微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注释]
    道,可道,非常道  本句中的第一个“道”字,是名词,在老子《道德经》全文中所说的“道”,含有三层意思:一、指构成万物的基本物质;二、指万物变化的形态;三、指支配万物变化的自然规律乃至社会规律。第二个“道”字,是动词,意指人们对上述“道”的本质进行探索、认识和论述。第三个“道”字,可以看做是第一个“道”字的重复(名词),也可以看作是第二个“道”字的重复(动词转化为名词);而“常”的意思是“固有、本来、永恒”;则“常道”即“本来、固有、永恒的道”,也可以解释为“永恒的固定不变的认识”。
    名,可名,非常名 本句中的三个“名”字,也可以比照上句中的三个“道”字来理解:
    第一个“名”字是名词,指万物的名称、概念、形态、特征,第二个“名”字是动词,指对万物给以命名、解释和描述。第三个“名”可以看作是第一个“名”字的重复(名词),也可以看作是第二个“名”字的重复,(动名词)。“常名”可以理解为“本来、固有、永恒的名称、概念、形态、特征”,也可以理解为“本来、固有、永恒的命名、解释和描述”
    无,名天地之始  “无”和“有”是《道德经》中的一对基本范畴。“无”的 基本含意有三:作为物质之“无”,是指极其细微而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作为形态之“无”,指的是变化莫测,奥妙无穷;作为自然规律和行为准则之“无”,指的是“阴胜阳,柔克刚”,“无为则无不为”。
    有,名万物之母  “有”与“无”相对而言,其基本含意有:作为物质之“有”,是实在而能感受到的;作为形态之“有”,是可以描绘的;作为自然规律和社会行为准则之“有”,是有“天地”和“圣人”为榜样可以效仿的。
        在有的版本中,这两句读为:“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对这种断句法,本人不敢苟同。因为,这里是把“无”和“有”作为两个既对立又统一的基本概念来介绍的。正是从这一点理解出发,我们才可以全面认识下文的“常无”、“常有”和“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并进而通读《老子》全文。
    常无,常有  “常”的意思是本来、自然、永恒”。这里作动词理解,即“把“无”和“有”当作是“本来、自然、永恒的”。
    ,指万物形态变化不定的妙趣和奥秘。
    ,指构成万物的物质是无处不在的,即使在肉眼看不见的微观世界, 也是充满物质的。
    在有的版本中,这个字写作“徼”(音jiao),意思为“揭示”。但我认为这样解释不仅在本章内上下文不够连贯,而且与后面也不能呼应。故本人认为,可能是“微”字之误。理由是:第十五章有“微妙玄通”之说,而本章的“常有以观其”、“常无以观其”、“同出而异名,是谓之”、“玄之又玄,众妙之”(即“”)四句,可作其证。
    ,本意是深邃,幽远,神秘。这里实际上是说“有”和“无”相反相成,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
    [译文]
    道,是可以论述的。但人们所论述的,远不能表达道的固有本质,人们对道的表述并不是永恒不变的。换句话说,客观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但我们的认识远不是绝对真理。
    道的概念、特征和形态,是可以描述的,但人们所做的描述也不能反映道的固有特征,换句话说,人们所做的描述也不是固定不变的。
       “无”,是用来描述天地万物形成之初的状态;“有”,是用来说明构成天地万物的基本物质。
        所以,当我们说“无是固有、自然、永恒的”时,是想用来观察万物变化
    的奥妙;当我们说“有是固有、自然、永恒的”时,是想用来观察物质的无微不
    至。
       “无”和“有”,两者说法虽异,出发点(命题)却是相同的。这种既“无”又“有”的现象就叫“玄”。若能对“玄”了解透彻,就能找到认识事物众多奥妙的窍门。
    [评说]
        本章开宗明义,介绍了“道”、“名”、“无”、“有”、“微”、“妙”、“玄”、“通”几个基本概念。我们可以分两节来理解:

    第一节: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虽然只有短短十二字,却明白无误地阐明了老子的认识论。
    首先,“道”是可认知的,这就打破了“不可知论”的神秘禁锢,为人们认识世界打开了方便之门。我听到和看到一种说法:把“道可道,非常道”一句翻译成“道是不可能说的,因为你一旦说出来,你所说的‘道’就不是本来的道了”。还有一些人则编出故事说:老子在函谷关面对守关的士兵来了一个“下马威”,警告他们,不要轻易地企图去说“道”。对于这种说法,我也是不能赞成的。这些“大家”摆出权威的架子,不仅自己曲解老子的原话,把“可道”说成是“不可道”,而且凭空编造,来吓唬和禁止普通民众来对“道”进行探索、认识和讨论。可是,这种垄断做法是徒劳的,因为古往今来,人们从来都没有停止对自然和社会之道的认识和探索,也取得了愈来愈辉煌的成就,而且今后还将不断地向更加深远的层次前进。
    其次,又明确地指出,人们的认识是无止境的。任何关于“道”的认识和说法,无论多么高深、多么神秘,都不能说是达到了“常道”。我们从老子所说的“常道”可以悟出是指自然界一切事物的固有状况及其运行法则的总和。而人类对道的识是非常有限的,有时甚至是错误的,即使正确,也会受当时、当地的种种条件的局限,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地深化、补充和修正。这就堵住了那些号称掌握了“绝对真理”而欺世盗名之徒的行骗之门。既然老子认为“道可道,非常道”,那么我们可不可用这样的观点来衡量老子本人的学说呢?也就是说,可否把老子所说的“道”也认为是“非常道”呢?如果你是个道教徒,提出这样的问题绝对是莫大的不敬。但如果我们从哲学的角度上理解,这样来思考则是理所当然的。因为老子是三千年前的思想家,他的观察、思考和主张无不带有历史条件和阶级立场的局限,所以他的思想也需要在历史的变迁中经受考验、修正和丰富中。同样,“名可名,非常名”也告诉我们:世界万物的状态和特征都是可以用语言来描述的,但这种描述也是不断变化的。人类的认识永远不可能停止在一个水平上。对这一点,我们今天的人们恐怕不会有太多的歧意。

        第二节,这又可以从两个层次来理解:
    第一,描述万物最常用的就是“无”和“有”这两个字。只有从“无”字着眼,才能体会万物变化莫测的奥妙;只有从“有”字着眼,才可以理解构成万物的物质本性,才不至于堕入唯心主义的歧途。
        第二,“无”和“有”是用以表述同一命题的两个说法,如果用一个字来表述,就叫“玄”。 古人对于变化莫测的大自然充满敬畏,对于我们所处的大千世界感到无限神秘。老子作为一个三千年前的思想家,能够琢磨出“有”和“无”是“同出而异名”,正是他的高明之处。他用了一个“玄”字,表述的正是我们今天所熟知的“对立统一”“辩证法”之类的词语。而所谓“玄之又玄”,无非是要人们懂得“无”和“有”的对立统一,体会其中的“微”与“妙”,并由表及里,由此及彼,举一反三地用以观察世界万物,就可以进入“众妙之门”,从而达到一通百通。显然,这个“微、妙、玄、通”不是别的,正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的高招。但由于历史上人们常常用“神秘”和“虚幻”来解释“玄”字,甚至曾经出现过一种所谓的“玄学”,招摇过市,使人们的注意力远远地偏离了老子的本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