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找回密码|10秒快速注册会员!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繁體中文

大禹治水有新证 ——禹州发现史前大型石刻地图、河道图谱、石雕水利模型 ...

2006-10-12 14:11| 发布者: stoneadmin| 查看: 1570| 评论: 0|原作者: 刘俊杰

摘要: 我们中国人妇孺皆知的大禹治水的故事,到底是神话传说还是历史中确有其事?这一直是中国历史上的千古之谜!屈原在当年就对此表示了他的怀疑:“洪泉极深,何以填之?”(见《天问》·屈原)而这个历史悬案又直接关系到中 ...

       我们中国人妇孺皆知的大禹治水的故事,到底是神话传说还是历史中确有其事?这一直是中国历史上的千古之谜!屈原在当年就对此表示了他的怀疑:“洪泉极深,何以填之? ”(见《天问》·屈原)而这个历史悬案又直接关系到中华文明起源这一重大问题。我国文献中最古老的是《尚书》,其中讲到大禹治水。《诗经》中也有大禹治水的记载。李学勤说:“考古学中,古文字出现得很晚,所以有学者怀疑夏朝存在,一些外国学者甚至怀疑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的真实性。”因为大禹在历史传唱中被尊为夏、商、周三代圣王之首,是夏王朝的奠基人,如果没有大禹便没有夏,更没有“华夏”,那么华夏文明也就无从谈起。中华文明源远流长、长盛不衰,然而,中国古代文明究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域、什么条件下、经过什么样的过程而产生,而发展、而流传的?

    苏秉琦认为:中原地区国家是如何起源的?从文献与考古结合考察,洪水与传说是至关重要的。所以中原地区的文明起源要从洪水到治水谈起。(见《中国文明起源新探》·苏秉琦)。俞伟超也指出;“因4000年前的洪水与治水事业,强化了国家管理公共事业的职能,八方文化汇集中原,这里产生的文明就比更早出现的原生型文明起点更高,基础要广”。费孝通讲道:自然史家研究,断定公元前2000年左右,即大禹治水的时期,有过一次自然灾害集中爆发的异常时期。在短短一二百年间持续严寒,特大地震,洪水滔天,怀山襄陵。这种现象被称之为“夏禹宇宙期”。断定此种自然灾害集中与突发,是造成中国许多地区新石器文化发展中断,远古居民大迁徙的根本原因,也是加速中国国家形成的重要原因。(见《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费孝通)

    关于史前的大洪水不少古文献中也有记载。《孟子》载“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草木茂盛,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逼人,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当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中国,蛇龙居之,民无所安息”。《史记·夏本纪》中也说:“当帝尧之时,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那场史前洪水已被证实,可对于大禹这位伟大的治水英雄和他的治水事业却一直缺乏有力的证明。故而促使中国的一代代学者历经艰辛地去寻找物证。

    大禹治理洪水用了十三年,我为找到这些证据也用去了十三年,这是历史的巧合,还是宿世的因缘?而今,在“大禹之州”的禹州市北部山区的高山峡谷之间,发现十余处大型石刻地图、河道图谱、石雕水利模型。随着这批石刻地图、河道图谱,石雕水利模型的惊现于世,为复原中国古代文明的产生、发展历史,对展现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纠正某些偏见将大有益处。此外,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弘扬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向心力,同样有着重要意义。“大禹治水”这一千古之谜将终将由神话传说回到历史事实。使得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真实性得到证实。

    太史公曰:“禹为姒姓,其后分封,用国为姓,故有夏后氏”。大禹,夏部落领袖,姓姒名文命,史称大禹、夏禹。相传,帝尧八十一年,大禹治水有功,被封于夏(今禹州市一带),赐爵夏伯。“禹原住阳缄(河南登封县),后都阳翟(河南禹县)”。(见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清乾隆丁未年《登封县志》明确记载:“禹居洛州阳城者,避商均,非时久也。”其他古文献中也有“禹居阳翟”的说法。《史记·夏本纪·正义》引《帝王世纪》云:“禹受封为夏伯,在豫州外方之南,今河南阳翟是也”。(禹州古代曾称阳翟)。袁广阔曾撰文指出,氏族社会末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曾发生过一场持续时间较长的洪水。这场洪水最后由大禹治服,为其子启建立夏王朝奠定了基础。从黄河中下游地区已知的龙山遗址分析,龙山文化时期没有发现大的文化断层,到龙山文化晚期至二里头文化时期,除豫西嵩山地区地势较高外,豫东、冀南及整个山东半岛地区龙山文化突然中断。与此同时,辉县龙山城址发现洪水冲毁城墙的现象,鲁西地区成组的龙山城址也随之消失。上述地区也都是文献记载洪水发生与淹没的地区,因此文化出现断层,而豫西嵩山周围因地势较高,使那里的人们躲过了洪水。(见河南大学学报2000年第一期)。类似的观点为在禹州山区能够发现史前石刻地图、河道图谱,石雕水利模型提供了比较合理的解释。而能够更确切证明其年代的是上面刻画的纪事符号和刻画文字,其中有几个刻画符号与二里头遗址完全一样,还有一些也很相似。依此足以推断这些石刻地图,河道图谱、石雕水利模型的年代当属大禹时期。

    关于治理洪水的详细过程见于《史记·夏本纪》:“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及歧至于荆山,逾于河;壶口、雷首至于太岳;砥柱,析城至于王屋;太行、常山至于碣石,入于海;西倾、朱圉,鸟鼠至于太华,熊耳、外方、桐柏至于负尾;道蕃冢,至于荆山;内方至于大别;汶山之阳至衡山,过九江,至于敷浅原。道九川;弱水至于合黎,馀波入于流沙,道黑水,至于三危,入于南海,道河积石,至于龙门,南至华阴,东至砥柱,又东至于孟津,东过洛,至于大邳,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冢道漾,东流为汉,又东为苍浪之水,过三□入于大别,南入于江,东汇泽为彭蠡,东为北江,入于海。汶山道江,东别为沱,又东至于醴,过九江,至于东陵,东迤北会于汇,东为中江,入于海。遒,冰,东为济,入于河,□为荥,东出陶丘北,又东至于荷,又东北会于汶,又东北入于海。道淮自桐柏,东会于泗、沂,东入于海。道渭自鸟鼠同穴,东会于沣,又东北至于泾,东过漆、沮,入于河。道洛自熊耳,东北会于涧,又东会于伊,东北入于河。于是九州攸同,四奥既居,九山刊旅,九川涤原,九泽既陂,四海会同。六俯甚修,众士交正,致慎财赋,咸则三壤成赋……”。我们略读可知,大禹和他领导下的人们与洪水进行的较量是怎样地惊天地、泣鬼神!《史记·河渠书》载:“《夏书》曰,禹抑鸿水十三年,过家不入门;陆行载车,水行载舟,泥行蹈毳,山行即桥;以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然河灾衍溢,害中国尤甚,唯是为务。故河道自积石历龙门,南到华阴,东下砥柱,及孟津、洛,至于大邳。于是禹以为河所从来者高,水悍,难以行平地,数为败,乃厮二渠以引其河。北载之高地,过降水,至于大陆,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渤海。九川既疏,九泽既洒,诸夏艾安,功施于三代……”。在禹州发现的这批罕见的史前石刻地图、河道图谱、石雕水利模型能不能印证司马迁的这段记载呢?它们是当时治理洪水的施工方案,还是治水成功后“以告成功于天下”纪念功绩的丰碑?大禹时代是中国原始社会后期最艰难的时代,是生产力斗争惊天动地而又流光溢彩的黄金时代,在这个时代中产生了大禹精神。大禹治水的业绩在中华民族史上,树起了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他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奉献精神早已千古传颂。大禹精神不是人们凭空想象出来的,是经过伟大的实践反复证实,是土生土长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世珍宝。大禹作为我们祖先一种美德的代表,将永远值得学习和效法。

    大禹处在我国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交汇点上,他经过十三年治水的艰苦奋斗,将全国的山川河流都治理好了。从而加快了人类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步伐。为了弘扬光大大禹伟大的奉献精神,舜帝的重臣皋陶“敬禹之德,令民皆则禹。不如言,刑从之”(《史记·夏本纪》),命令全国人民大力发扬大禹精神,以大禹为榜样,对于不听从命令的就施以刑法。大禹精神由此便成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见庞吉温《大禹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世珍宝》)。这次发现还很有可能给中国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注入全新的内容。它将涉及历史地理的方方面面,如历史政区地理、历史人文地理、历史自然地理、历史地图等诸多学科。更会直接影响促进对“古今地理之祖”(《禹贡》)的深入研究。此外,还可以与流传下来的石刻地图作对比研究,如南宋上石的禹迹图、华夷图等。

    正是因为大禹治水的成功,才会有后来的“天下于是太平始”。随即中原文明核心地位得以  确立,中国文明一体化进程开始启动。最终是中国文明核心辐射模式正式诞生。具体结果如何,期待着考古、水利、历史、地理专家们去作更深入的考察、研究。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返回顶部